王涌彬:“人的城镇化”与行业变革

王涌彬:“人的城镇化”与行业变革2014-06-16 16:26:59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人的城镇化”与行业变革

——从新型城镇化规划看城市发展重点

王涌彬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型城镇化如何走,是今年两会的一个大的热点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正式公布,进一步明确了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思路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毫无疑问,人的城镇化将深刻的改变中国,也将影响着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及相关行业变革。我认为,以下行业发展趋势和重点值得关注:

  政策重点——宜居宜业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其中约有46%的人口生活在县城及以下的城镇中,而有约54%人口生活在设市城市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城镇受行政体制制约不能成长。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的重新设定,在未来五年,在现有城镇基础上应兴起至少300座城市,城市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城市竞争首先面临的是人的竞争,是人口数量的竞争。城市竞争力的焦点,更多的不是看经济总量,而是看是否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留住人心。尤其是中国总体人口不再像过去那样快速的增加,在总人口增加不大的背景下,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将会继续吸纳人口从而获得发展,而一些缺少特色和清晰定位的城镇将会在新的形势下逐渐弱化、萎缩。因此,城市政府需要找到当前和今后究竟是哪些核心资源和要素在支撑城市的发展。

  在全国20个县调研中“农民进城购房的主要原因”项统计显示:农民进城首要的原因是“子女教育”,其次是“进城就业”,第三是“结婚准备。”可以看到,对于广大进城农民而言,户口是形,公共服务是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绝不是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造城运动,也不是形象化、政绩化工程,而是要解决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改善城乡环境质量。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适宜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将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行业要顺应和吃透城市发展的这种大趋势,规划设计机构更应理解并把握城市发展趋势,帮助政府深入研究新居民的生活保障和需求,制定务实的民生政策,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规划重点——塑造城市活力

  宜居城市不在于楼高,不在于居住面积之大,在于有可触摸的历史人文细节。对于城镇的规划和设计而言,就是要多体现居民的情感诉求,多体现“人的尺度”。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小城市显得很亲切?那是因为很多小城市是依靠自身固有的发展肌理、传统的产业结构、特殊的城市形态自然生长的。每一个城市都是经过若干年甚至是成百上千年一点点发展积淀形成的。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短时期内大规模的开发行为,人为的改变了城市自然的生长过程,把城市与历史割裂开了。导致一些新城镇建设难以聚拢人气,没有生活氛围。因此,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也不是每个城镇都能发展成大中城市,要根据各个城市的资源禀赋来来研究和打造城市。城市要正视现实,克制盲目扩张的冲动,科学合理规划,不要大家都来争第一,但可以各具特色。

  推进人的城镇,要更新城乡规划理念。从传统的空间规划,转变为“社会规划+空间规划”;从传统的功能分区,转变为“复合功能的新社区”;从传统的产业园区,转变为“城市功能完善的新城镇”;从注重造城、建设大型综合体,转向解决老百姓实际民生问题。相应地,城市规划的学科体系要综合,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三位一体。规划师要有建筑功底,建筑师也要理解城市规划。

  在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还要特别关注公共空间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休闲、交流的场所,是最具代表性的市民社会生活舞台,也是增强城市形态可识别性的重要元素。要加强公众参与,引导居民注重户外公共活动,共同关爱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最鲜活的城市名片。无论总体规划、控规、修规乃至城市设计项目,塑造城市活力永远是规划重点。

 产业重点——产业升级促城市转型

  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大多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农业发展已由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转向依靠非农产业、畜牧养殖业和新兴农业的模式。东部地区的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3.5%,说明第二、三产业已占绝对优势地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比较缓慢,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即第一产业比重相比较而言仍然很高,第二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但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化水平不高。

  第三产业的范围十分广泛,内涵十分丰富。要改变社会上许多人把第三产业局限于就是商业、服务业的过于狭窄的认识,第三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生活服务业,还包括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先导行业;不仅包括劳动密集型行业,还包括信息、咨询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因此,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行全面规划,积极推动发展。

  城市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均衡发展。在未来的城镇化竞争中,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城镇化就是无源之水。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的培育,积极发展以文化娱乐、旅游、创意和体验为主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升级,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均衡发展。而房地产的转型创新也要走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兴服务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通过开发建设软件园、孵化园、研发楼、办公楼、工业厂房、物流仓库等产业地产,锻造整合资源的平台。

  城市规划转型发展的重点是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的重点则是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形势下,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适合所有城市。

  环境重点——凸现生态文明

  “城市雾霾、河流变色、森林被伐……我们应该向山河道歉”——贺岁片《私人定制》反思式结尾,体现了中国城市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生态创伤。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首要命题。

  城市是天•地•人三者的统一体。雾霾就是对人类无序发展的惩罚和严重警告。遗憾的是,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在打着发展的名义破坏生态环境,比如很多地区盲目的新农村改造运动。

  没有生态文明的支撑,就没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是“人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和“城市发展后劲”的问题。要把生态文明的要素融入到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并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城镇化、引导城镇化,透过“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在城市层面:节约用地是对生态环境最大的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地方政府不应一味地追求大广场、宽马路,而是要真正找到城市的内涵,克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以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及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和建设城市,打造适合自身城市特色的宜居宜业模式。

  在社区层面: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企业都应大力发展绿色住区,倡导培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强调社区的环境和社会责任。

  在建筑层面: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综合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技术,强调绿色节能技术的系统整合与实效。

  文化重点——重构基于绿色住区的城市文明

  城镇化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生活与工作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的一个过程,农民从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秩序,突然进入到城市生活中,必须重新适应、调整和构建。现代城市居民也面临着城市人口大幅扩张、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而言,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城市建设,都需要认真地考虑居民这种内在感受和要求,反映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则必须要对一些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规划思路予以调整。但是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只注重开发建设,不注重使用管理,大量的新建居住小区难以承担城市转型过程中培育新居民的社会作用。应该进一步挖掘新社区的社会职能,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社会和谐责任、文化传承责任等公共责任。

  社区是家庭与社会联接的纽带,是绿色生活方式和优美环境的载体,也为百姓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没有和谐的社区也就难言和谐社会的营造。

  城市文明的构建,固然和城市自身的定位、产业结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以及民俗民风密切相关,但就当今的城市开发建设而言,构建基于绿色住区的城市文化是城市文明的基础,也是应对纷繁复杂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