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光:我们如何过冬?对房地产形势的思考

2012-08-09 15:28:19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今年的形势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很严峻。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政策压力下,也有些好的方面,比如房地产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以综合开发业开发的多种业态形式的变化,在行业内部分化的趋势也比较明显,过去过于扁平化、过于分化的行业结构开始得到改变。当然,宏观调控形势还是很严峻,调控政策依旧严格。

十八大即将召开,下一步地产行业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呢?简单概括一下。

首先,政策体系下的挑战,可能会出现暴风周,可能会出现阴云,也可能有灿烂的阳光。在这里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模型到底是什么?现在,我觉得还没有最后确定。过去是分配房,后来走到了商品房制度,这两年是所谓的双轨制,或者是所谓的三轨制,保障房、商品房,加上少量的集资房。下一步是什么模式?双轨制?保障房怎么保障起来?商品房怎么商品起来?这个还要看明年3、4月份新的制度体系和政治体系,我想这也不是危言耸听,也可能在经济下滑的时候,还会出现新的调整政策,关键看市场的稳定性了。

第二,前一段有人传很多股票下跌了很多,有人说要取消预售了。当然,这也是行政手段最严厉的一个东西了。但是,我想暂时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经营环境、经营制度还不能支撑取消预售的条件,那将是整个系统的振荡,那将是影响方方面面的情况。

第三,制度因素还在制约着政策环境调控体系的挑战性。大家知道,有GDP的需要,有卖地的冲动,有企业盈利的需要,还有老百姓购买房屋做投资的冲动,还有中国经济的下滑,包括保增长和通胀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等等,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时间有限。

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年中,我们可能还面临着调控体系、调控政策、制度因素变化的挑战,谁也逃不开,我们只能面对。

第二大挑战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挑战。今年以来,各种融资途径都出现了艰难,通过资本之外的直接融资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是有很高的挑战,银行没有松口,下一步会不会松?会是什么样的金融环境?对于企业来讲,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以追求短期回报的信托资金为主,期限短,要求回报率高,粗犷的盈利方式风险肯定很大。

在发达国家,开发商与投资商是分开的,有长期的养老金等资金的支撑,资金间接融资的比重可能只有20%多一点,我们正好倒过来了。那么,我们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金融环境?我想,开完十八大以后,可能也不会很快地放资金。那么,这就有两个问题了。一个方面是,我们需要核心型的基金发展,这种基金可能区别于投资型基金,是以长期为房地产业服务的,在未来五年中,预售、贷款、证券、信托、基金、保险公司租赁等渠道,可能还要打组合牌,当然私募也是一种大的方向。

但是,不管怎么样,金融生态环境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要祈求在明年3、4月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我想不会的。

第三大挑战是开发模式的挑战。我们的行业可能要走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目前的企业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这个问题很关键,我简单地说一说吧。中国房地产未来模式的创新可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家知道城市化率还要再提高,作为首创提出要改变视野立脚点,我们的视野不在于地产,而在于城市;不在于开发,而在于整体运营。我有很多的观点,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

我认为,传统的地产投资模式无法再支撑新的浪潮,从战略层面来讲,要推动大城市圈的新生项目,一、二级联动的开发方式要坚持,要坚持综合性的发展,而并非单一的发展,要引入大量的产业服务机制和产业内容,全面整合包括经济、商业、民生、社会、人文等等。

当然,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打造世界级城市边上的新市镇;城市核心区域新核心区域的建设,包括海口。还有建高端旅游聚集区项目,包括最近的昆山项目等等。还有,中等城市的新城市中心,做了很多奥特莱斯。那么,还有国际物流的东西,文化创意的东西等等,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时间有限。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模式创新在下一步可能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第四大挑战是行业整理利润盈利回归的挑战。行业经过了十五年需求的高增长,在数字上有所回落。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是合理的利润空间,先前行业中某些不合理的利润可能要下来了。另外,代表着优胜劣汰的理性市场规律,也使得我们的利润下跌。在这里面两类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类是形成规模效应的,增长速度很快的企业;二是在土地价值深度挖掘方面有独特方式的企业,土地成本使得行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土地成本成为了利润的核心指标之一。

第五大挑战是商业地产的挑战,也不多说了,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商业地产的过剩,有些被套牢,有些在洗牌,在自我淘汰等等。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的大城市圈,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还是很有前景的。我的一个观点是,在这种挑战中,要做商业地产,先做商业人,先有商业的竞争力,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展开,我们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如果要做商业地产的话,要把握好,才能应对挑战。

第六大挑战是企业在竞争中分化了挑战。将来可能出现两类企业,一类是规模化、标准化、高增长的大企业;二是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领先者,比如商业地产、教育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等,可能最后还是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况。

第七大挑战是走老路,还是进行创新的挑战。我要讲的观点是,我们的企业再着老的套路打下去可能走不下去了,老套路可能走不动了,这就需要企业家要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那么,所谓的创新,最核心的,也是最灵魂的东西,可能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发展模式的创新,当然还有很多创新,包括管理创新、人文创新等等。那么,我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走到了下滑的通道,在这种通道过程中,我们的改革也遇到了一些天花板,在这种情况下来讲,如果说我们仍然按照老的路子、老的框架走下去,走不通。因为,我们还不能很快知道新办法是什么,新路子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创新,需要企业家有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希望我们以颠覆性游戏改变者的身份来出现,当然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就不多说了。

最后,我要讲的是,危中有机,人有我有,人无我有,在竞争过程中肯定是强者胜,快船超慢船嘛。

上午,大家讲得很好,也讲得很细致。我想,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应该是一个趋于稳定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真正大拐点的出现,可能持续到明年的3、4月份,我们的企业要做到优化结构、加速周转、加速去库存化、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合理储备土地、强化服务,使我们能够度过这一段比较艰难的时刻。谢谢。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