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网

数据标题文字1

   2010年是房地产调控年


  2010年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是调控的一年。这一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频出,力度空前,从1月初的“国十一条”,到4月17日的“国十条”,再到“9.29新政”,三轮调控可谓贯穿全年。这一年,整个行业在遭遇空前调控的背景下,也经历了年初的火爆,年中的低迷,年末的回暖。而其中出现的一件件事情,无疑也成为了这一年中人们最常提到的话题,从土地问责到拆迁新条例,从房产税试点到进入加息周期,从千亿企业诞生到央企退出……为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与中房网共同解读2010年度全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去年12月,中央果断出台"国四条",拉开了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序幕。今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十一条",进一步落实"国四条";4月17日, 国务院发布"国十条" ,提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9月29日,相关部委出台"五条措施",史无前例的推出了限贷、限购等措施,尤其是要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 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详细]
  • 评析

  •    新一轮调控,历经三波,严厉程度不断升级。与第一波(以"国四条"、"国11条"为代表的调控)、第二波(以"国十条"为代表的调控)相比,以 "9.29"新政为代表的第三波调控严厉程度明显升级,行政干预色彩明显加重,措施也更加细化,充分彰显了本届政府稳定房价的决心。 [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自"国十条"提出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以来,房产税的开征与否以及何时开征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5月 31日,国务院首次就业界风传的房产税征收进行了正面表态,在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 知》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详细]
  • 评析

  •   这是房产税首次出现在发改委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充分证明国家层面确实在积极推动房产税改 革,而随后的"9.29"新政证明了这一点。"沪12条"明确表示"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本市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 工作",12月重庆市出台的楼市调控细则也有相似提法。 [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10月20日,央行时隔两年又10个月首度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开启了我国新一轮 加息周期。12月26日,央行再度加息。两度加息后我国一年期商业贷款利率由5.31%调整为5.81%,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由5.94%调整为 6.4%,五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由3.87%调整为4.3%。[详细]
  • 评析

  •   从背景来看,9月份CPI创下连续23个月来新高,同比上升3.6%,我国短期通货膨胀 压力进一步加强,是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的情形下,央行仍然选择加息的主要原因。这与上一轮加息周期的国内经济过热背景完全不同,与房地产宏观调控关系 也不明显。 [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1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去年12月7日,北大五教授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 建议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并撤销这一条例或进行修改之后,我国拆迁条例修改取得的突破性进展。12月15日,在第一次征询修改的基础上,国 务院法制办再度就"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使得"拆迁条例"成为我国立法史上第一个两次征求意见的条例。[详细]
  • 评析

  •   近年来,我国暴力拆迁、抗拆事件不断,社会关注度趋高,可以说是本次拆迁条例修改的重要 原因,而五教授上书则是直接推动力。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条例的新名称体现了由单向的管理向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的转变,也折射出了我国法治理念的 进步。 [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6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公共 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公共租赁住房"纳入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中。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公共租赁住房旨在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指导 意见共六条,主要集中对供应对象、租金水平、房源筹集、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出了指导。[详细]
  • 评析

  •   从指导意见出台时机看,这是对"国十条"中"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 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的细化。当前,国家推出公共租赁住房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之前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较小,不能覆盖"新 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 [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3月18日,国资委首次明确,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家不以房地 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正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退出房地产业务。3月19日,国资委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 业的央企在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此外4月"国十条"也对央企退市有所规定,文件明确要求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 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详细]
  • 评析

  •   早在2004年,国资委下发《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就拉开了央企 房地产业务整合的序幕。然而事与愿违,到2008年国资委再次高调推进整合为止,央企房地产业务整合基本停滞。随着经济危机深入,2008年国资委对于央 企房地产业务重组的热情也再次被浇灭。[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12月16日,国土部代表三部委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名义,约谈了包括陕西渭南市、山西 运城市、黑龙江佳木斯市、湖北省襄阳市等在内的12个县市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就土地违法问题进行通报,同时要求被约谈地方政府积极整改。这是2007 年《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出台以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委首次依法启动对地方政府负责人的土地违规问责。[详细]
  • 评析

  •   就约谈而言,早在2008年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领域就开始了警示约谈工作,本次约谈并非首 次,但与往年不同,本次约谈与土地违规问责紧密相连。从国土部先前"7月督察、8月约谈、9月问责"的时间表来看,尽管时间有所滞后,但这些被约谈的城市 相关负责人,将被追踪被问责是肯定的。[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3月,一则消息引发了全民关注:"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 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尽管国家电网公司随即辟谣称 "从未统计和发布过此类数据" ,但楼市空置率还是成为了舆论关注焦点。8月4日,国家统计局在网站上公布今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10646万平方米。[详细]
  • 评析

  •   一个无真实来源的怪异数据却仍能引发全民大讨论,可谓是今年房地产界最匪夷所思的事件。究其原因,2009年来我国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应是今年空置房数据变得异常敏感的主要原因。2009年我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同比增长24%创15年来新高。[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根据万科12月3日发布的公告,截至今年12月1日, 万科年内已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3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0.6亿元,成为我国首家年销售额达千亿级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住宅开发公司。 而此前的8月份,万科刚以119.9亿元的销售业绩刷新了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单月销售纪录,9月、10月火爆销售势头继续延续,当月销售记录再创新高。[详细]
  • 评析

  •   今年是我国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然而从多数大型房企的销售业绩来看,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似乎并没有给所有的开发商带来冲击。初步估计截至11月,包括万科、保利、复地、金地在内的9家房企已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详细]
数据标题文字1
  • 事件

  •   9月26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 理调控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的管理调控,对企业因自身原因导致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在结案和问题查处整改到位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 须禁止竞买人及其控股股东参加土地竞买活动。同时为防止企业囤地,《通知》还要求严格划拨决定书和出让合同管理。[详细]
  • 评析

  •   早在1994年,国家就已经对闲置土地作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土地闲置费原则上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征收,并要求各地依法无偿收回闲置土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