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海:对标雄安新区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

张圣海2019-01-11 18:02:33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2019年1月11-12日,以“绿色升级、创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贵阳举办。本届论坛围绕绿色生态城市与住区、行业市场与政策、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城市更新、产业化发展等城乡人居环境热点和焦点问题展开深入成果交流与模式探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西部分院张圣海在本次论坛上作了题为《对标雄安新区推进西南地区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专题报告,以下为实录:

  张圣海: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聆听了会长和各位专家,从单体、产业本身的思考和要求。下午,我更多是从规划师、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谈一下西南地区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思考。
非常幸运,中国城市规定设计研究院2016年开始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工作,杨保军院长是设计院主要的规划师,总规划师是中央领导。我本人没有参加雄安新区的规划,但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事情,雄安新区在我们院是保密项目,所有人做这个项目都要签协议,技术框架内容也不能对外宣传。我们有20多个人参加了总体规划,到现在也在参与编制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工作。

  目前,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只有50.8%,与全国的平均水平58.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十九大以来,西南地区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痛点。西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也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重要补充部分,如何高质量推动西南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是我们破除不平衡、不充分非常重要的一点。

  首先,我跟大家一起学习、回顾一下雄安新区的规划经验。雄安新区2016年我们开始做,国家2017年提出,定位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前两天,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书,定位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代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先进思想,2035年的目标与十九大确定的战略高度契合。雄安新区建设得好不好,在于它对标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它的好不好的标准,而不是雄安新区本身怎么样。业界很多同行说雄安新区建得不够大,北京、天津周边需要更大的城市规模等等,雄安新区的提出是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概念上提出的,这跟我们业界的理解不太一致。

  雄安新区的总体要求: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从规划团队来讲,我们规划委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要求,这是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标杆和指引。
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内容,我们提出四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生态优先、疏密有度、水城共融。要坚持生态优先,雄安新区首先提出建设新时代典范城市,强化白洋淀整体修复和环境治理,把治理作为第一方面,逐步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胜的功能,把白洋淀建设成国家公园。指标上,国家给雄安新区建立了蓝率空间比例大于10%,森林覆盖率大于40%,将淀、水、林、田、草建再成生命共同体。规划面积远景开发强度小于30%,规划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布局。雄安新区提出理水营城的理念,实现水城融、蓝绿汇、天人合的理念,实现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布局。

  启示二:塑造新时代的城市风貌。雄安新区建设兰绿交织、清新明亮、疏密有度、城沉相映,展现中华风帆、淀泊风光、创新风尚。传承中华营城理念,构建方城,建设南北中轴线。其次,雄安新区提出要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绢,营造花海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都市田园风光,展现碧波万顷、河塘景韵的生态景观。在建筑设计中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塑造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目前明确只建一个高层区,跟雄安新区具体的管理单位来讲,他们多次提出来要更改,但是中央一直坚持这条,只有商务区建高层,其他地区净高在39-40米。

  启示三:突出智能、绿色、创新发展。设计之初我们跟阿里巴巴成立了一个研究团队,城市建设实现新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在基础设施和智慧化水平方面大于90%,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智能城市,让城市更加具有韧性和安全性,强化防灾减灾等系统。绿色方面,雄安新区提出绿色空间、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绿色建筑,突出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起步区绿色覆盖率达到50%,起步区该同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公共交通占比激动化出行比例达80%,要求生态社区、绿色建筑,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垃圾利用率达45%以上。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改革创新人才发展机制,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优化雄安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启示四:以人为本,提升空间,打造宜居空间。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我们和管委会交流的时候,我们说开始影响雄安新区好坏的不是引进几所大学,而是引进几所好的幼儿园和中学,雄安新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一开始就把北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空间立足人的需求,打造建设尺度宜人、亲近自然、全龄友好的宜居空间。相对现代很多大城市的大街区、宽马路的格局,雄安新区提出要建设宜人的小街区空间,已经推了几年,现在更多的城区在实施。我们要建设功能混合的城区布局,既能参与社会交往,又能亲近自然,要满足儿童、老人、上班者等不同任的生活设施。

  综上所述,雄安新区规划中提出的城市建筑理念,规划中明确了四个点:一是突出生态和生态环境的城市品质,二是塑造新时代的城市特色风貌,三是强调绿色、智慧等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包括智能城市、数字城市,四是以人为本,完善宜居的空间,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中国城市规定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驻地在重庆,成都和贵阳都分布,我们长期服务西南地区的城市规划。对标雄安新区的基础上,结合今天上午发布的《绿色住区标准》,如何推进西南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我们有几项思考。

  第一,全国城市化进展降幅的情况下,西南地区发展的非常好,近几年实现高速发展,2011年以来城市化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明显速度,占全国GDP比重增长也非常快。到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相对于东部地区逐步减缓的情况下,仍然高达96%,远超全国76%的平均水平。因此,西南地区成为了全国发展的重要增长地区,而且是当前投资增长的重要热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在增加,但人口的聚集度在下降,西南地区是唯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聚集水平都集中的地方。

  西南地区城镇化人口结构在发生明显变化。西南地区城市新移民当中,知识人群的比例逐渐提高。前几年西南地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是沿海打工人流的回流,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到西南就业,2017年重庆总体规划(现重庆国土空间规划),我们分析2017年重庆大学生人口超过6成,伴随现在人口的变化,他们对生活的新理念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年轻一代不重视我在哪里找到好的工作,而是哪里能提供或的生活。

  人居环境成为抢人的关键,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初期,招商引资进来企业,企业带来就业,就业带来人员。现在来看,我们要有好的居住环境,就会吸引高素质的人群,有了高素质的人群,才会吸引来高品质创新的企业。许多地方政府招商的时候,企业不是说你能给我多少地,而是能给我招多少有素质的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推进和提高西南地区人居环境环境的建设?

  第一,突出生态优势,强调城乡统筹,在空间融合上塑造高品质城市。

  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生态更加敏感,因此要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西南地区许多城市都在加强这方面工作,比如滇池的治理、玉溪的双修等等。西南地区大多都邻近大河、湖泊,水环境的保护和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在国家正在推黑臭水体试点,3年时间,每个城市给6亿投入推进黑臭水体的治理,重庆也是这样的示范城市。

  西南地区城乡发展差异非常大,城乡空间统筹非常重要。新一轮中合理安排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布局,地方发展首先跟土地打交道,土地规划功能纳入自然资源部,规划的时候首先考虑三修三线。由于地形原因,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更加丰富,相对北方来讲,西南地区好多都是线性要求,也是我们的特色,我们通过将城市融入大自然,有效塑造提高城市品质的空间。重庆的地铁是非常网红,我们院在广元、遵义等地做了很多项目,我们要把劣势变成优势。

  第二,发觉地域价值,彰显特色魅力,塑造城市风貌。

  西南地区地域差异造就了鲜明的地理特色,景观方面,很多城市围绕自己的突出景观打造魅力空间,例如贵阳提出了一河百山千园的格局,将南明河作为重要建设。例如都匀按照一河多桥的特色,重庆永远结合浅山多湖的特点,打造山湖结合的景观。西南城市拥有丰富的地域风情特色,许多地方将本地的标识性元素纳入到城市建筑当中,比如茅台镇打造酒文化、凯里打造苗文化、峨眉山打造佛文化等等。

  第三,把握时代机遇,加强城市创新,积极探索智慧新模式。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产业,因为创新产业受地形限制非常小,要的是有特色,而且倾向于布局在环境较好的地方,西南发展产业创新扬长避短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实现后发的发展。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贵阳打造中国数谷,2016年相关产业达到2300亿元,获得全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创新过程中避免不了问题,但是这些方向、探索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西南城市与自然环境关系更加紧密,应积极探索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发展模式。贵阳连续召开生态文明国际年会,绿色发展上作了有益探索。海绵城市在西南地区的很多城市都有试点,比如重庆、贵安新区等等,解决城市内涝、雨水短缺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城市进入到存量发展时期,而西南地区仍然在成长时期,新技术发展过程中有回旋的余地,有利于新型城市的建设。贵阳把大数据利用到城市治理、社区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应用,国际上新型城市的探索都可以在西南地区进行建设、复制。

  第四,关注新标准,打造高品质居住区,塑造精致美好的宜居城市。新一办的《城市居住建设标准》已经开始实施,相比原规范,建设理念更新、建设标准更高,适应居住区之外,对城镇化更有指导意义,绿色住区规划和城市规划有效衔接。打造高品质的居住区,首先要以步行生活圈来组织服务与设施配套,在合理尺度下实现功能混合,服务半径要小。构建小街区,让城市街道更加宜人。我们去看到波特兰,都是这种开发模式。新时期的居住建设要控制强度、高度与建筑形态,首先要不鼓励高强度的开发住宅,这在重庆、贵阳都可以看到一些高强度的社区。提高城市包容性,实施实现全年龄友好,照顾弱势人群。新标准针对老年人、儿童活动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提出了要求,对于西南地区这种山地城市要加强设施的建设,地铁、天桥、扶梯等等。居住区建设突出精细化设计管控,让空间更加精致、舒适,也可以探讨一些适合建设的方式。在国外,同样的绿化率,但感觉比我们好得多,我们更多是把居住区的绿地夹在居住区内部,而没有把它敞开。

  综上所述,这是我对雄安新区理念的学习,跟大家共同分享。针对西南地区的发展,总结起来是四个:一是西南地区要更多加强跟自然环境的联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统筹城乡发展,在与自然融合中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把山地特色变成优势。二是西南地区地理差异大、地域特色鲜明,城市建设要突出地域价值,塑造彰显地方特色魅力的城市风貌。三是西南地区城市仍有成长空间,面临人才回流与科技发展机遇,要加强创新发展动力,并积极探索绿色智慧新模式。四是西南地区生活氛围浓厚,要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时代需求,结合新标准建设高品质居住区,塑造精致美好的宜居城市。

  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雄安新区的体会,我也是针对西南地区城市建设的一些基本特色,跟大家进一步分享,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