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1

王涌彬: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

2011-11-10 20:44:58 来源:中房网

【摘要】:要发展新城镇,要以新城镇为龙头,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人居委执行主任王涌彬作主题报告

    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些比较广的问题,不仅仅是今天白鹭金岸这一个项目,我稍微谈得远一点,就是——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我想从这三个新的角度探讨一下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趋势,还有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PPT演示)

    我大概从四个方面讲:首先从加速转型城镇化的过程,我这里面有一组数据,这个数据看的不一定很清楚,这个曲线能看得清楚,我们城市化的数量是这样的一个数量,每年有一千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而这些进入城市里面的人不是都进到大城市,有相当一批人进入中小城市,这是城市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每年都有的1个百分点左右,这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在这种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说我们的城市和若干年前完全不一样,非常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也明显改善,尤其是社会保障蓬勃发展,这是城市化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非常明显,比如说城乡差距很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还有大城市自身的问题,大城市自身很难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另外因为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各种社会问题被媒体广泛宣传,显得非常复杂;另外像生态环境这方面、交通方面、人口和土地矛盾这些方面,等等这些矛盾越来越大,这是现在存在的问题。

    要改变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思路,中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这也是十二五最重要的思想,但是在我们的城市建设或者说城市化发展这方面,这个领域我们怎么去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现在城乡统筹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在大城市,包括一些大的城市群,比如说像长三角,京津塘地区,都有非常多快速的发展,而这些发展里面被我们关注这些(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等这些大城市的同时,其实有一大批的小城镇在这里面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的城市化是非常不完善的,也是不健康的。所以转变发展方式里面,我们提出一个想法:要发展新城镇,要以新城镇为龙头,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里面我们提了一个定义,什么叫新城镇,为什么提出新城镇?其实在城市体系里面,全国有六百多个城市,有两千两百多个县城,有一千八百多个中型镇,小城镇的数量加起来有两万多个。城市人口现在已经接近50%。在这里面我还有一些具体的数字,其实这个城市人口,所有的城市人口都在增长。因为每年有一千多万人进来,小城市的人会进到大城市,农村的人会进到小城市或者县城,这是很重要的城市发展的路径。而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的数字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小城市的数量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小城镇的数量,超过二十万人口的小城镇已经非常多了,他们的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这种越来越多的人口,越来越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在城市化过程当中,不重视小城镇,尤其是定义的这种新城镇的发展,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这是在大的体制方面。

    在这个新城镇发展体系里面需要关注几个点:比如说以往从城镇发展的体系来说,比较缺乏指标,尤其是小城镇,小城镇的问题比大城市要复杂,因为大城市有非常多人关注,比如说所有的技术咨询力量、设计公司等等这些都是在大城市,包括大学;小城市很少有,全国这些注册规划师里面没有一个在县城以下待的,这些情况表示小城镇问题非常严峻,我们需要把它量化发展,所以我这里列了九条,这是我们在定义小城镇发展的时候把它量化了,这个表比较复杂我在这里就不解读了,这个表我们把它分成了三级,这九条就是一级指标,下面还分了34个二级指标,还有126个是三级指标,这个三级指标每个城市都不一样,都是可以量化的,如果可以量化我们这个体系就可以把城市的这些问题,就像一个病人去体检一样,我们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查,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应该在哪个方面去发展,在哪个方面去补充和完善。这是我们在现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可以量化,有些嘉宾的手上会有一些小白本就是我们编的指标体系,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解读了。这种模式我们人居环境和地方政府有发展合作,现在我们把这个工作叫做“中国人居环境建设暨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对推动新城镇的发展是非常有效果的一个模式。

    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新社区。新社区大家都非常清楚,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当中,为什么提出一个新社区的概念?实际上这和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相关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有一些大城市率先提出要撤销街道办事处,发展社区。把社区的管理职能强化,这种发展的思路我们认为是一个全新的,但是这也是目前最缺乏。社区我们都明白,但是谁代表社区,是不是居委会就可以代表社区,实际上它不是一个代表,我们开发这个项目是不是社区,我们在开发的阶段,尤其是比如说我们今天上午开了一个详细的专家研讨会,提出很多对项目的意见,这是不是和社区有关系,当然肯定有关系,但是我们目前更多的关注的是建设阶段。现在也有很多当时规划设计非常好的,建筑非常精美的社区,但是没有住那么多人,这个社区可能有一千户人,现在只住了300户,500户,这不完善,这个社区的职能没有反映出来。我们非常希望看到,这种规划建设阶段和日后的城市管理阶段有效地衔接,这是我们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往往政府、企业更注重前面这个阶段,比如说开发建设,建设完了就可以了;政府招商引资把这个地卖出来了,项目做起来了,形象出来了就完成了;实际上老百姓住进去以后是什么样,老百姓视觉的人居环境是什么,是不是要这样的东西?这个不一定。所以我说在新社区层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这是关于新社区方面的。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新社区营造的过程当中,忽视了没有把它当做一个重点思考。这个社区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非常强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强调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我们需要有公众的参与,如果没有社区这个层面的支持,社区这一组织的支持,实际上现在探讨的这种公众参与,我认为还是有点像空话一样。这个社区跟我们今天探讨的金牌住区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把视野一直都盯着开发层面,那么就解决不了后面的问题,而后面的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我简单说一下我们现在做的金牌住区,我们定义这几个指标,就是今天上午谈到的金牌住区,这个生态、科技、配套、亲情、环境、人文、服务,这七项是我们把住区和社区完整地结合起来的一个指标。大家可以看,我们以往从开发建设这个层面,像亲情、人文、服务,并没有把这些放在第一位,但是实际上日常生活中非常需要这些在里面的。所以我们的体系就把这些完全属于社区层面需要关注的,在这七大体系里面已经体现出来了,而且把它量化了,这就是现在做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当然我们从金牌住区这么多年的发展来说,我们已经做了近百个这样的项目,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非常具体的升级换代,下一步我们的金牌住区还会往更高、更深的层面发展,我们会把它做成绿色住区。金牌住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金牌住区的基础我们难以实现绿色住区的目标。所以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这个绿色住区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在这里我就不介绍了。

    这里我想单独提一下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我们在上个月和亚太金昌的母公司,我们和他们在浙江签约,搞一个战略合作,这个合作其实有非常强的前瞻性,我们和他们一起要编制一套“绿色住区导则”,这个导则就是指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指标体系或者叫框架体系。这个只有教授、博士一起做还不行,必须和企业一起做,必须把这些体系直接用到开发项目里面才有价值,如果我们编一个空中楼阁一样理论上的东西,可能企业也不好用,也不会用,所以我们直接做这个工作,而做这个工作有很多的背景,我们的企业就像金昌这样的公司,他们非常积极主动寻求这种转变,它不是说我们开发房子卖掉就可以了,不是这种,而且以后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从这种的房地产调控,我认为肯定会起到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企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想好下一步怎么做,没有想好未来的发展思路,没有主动应对这种变化,我觉得他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现在的企业是非常积极主动的转型,今天我们开这个会也是这种转型的具体体现,以往开一个项目卖了就可以了,现在还要做那么多工作。这个工作也不是说给大家说着看,其实是希望大家参与进去。所有的人和人居环境建设都有关系,至少人居环境建设影响你们的生活,所以我希望大家也都参与。在这里就引出一个新居民的概念,我们这个城市有很多新的居民,其实我们自己本身都是新的居民,如果我做一个小的调研,我问问大家五年之内有多少搬过家,我估计多数人会举手,因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太快了,我们原来住在那个区域,现在搬到这个区域。不管你是主动城市化还是被城市化,反正你住到城市里面来了,你是不是新居民,那肯定是。我们非常多的人都是一个新的居民。而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身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我是不是适应这种环境,还有这种环境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接纳这些新居民,这里面有非常微妙的关系。在城市发展当中,我们随时得可能变成新的,有两年没到那个区域,就在同一个城市一年半载没过去你可能就不知道了,你也会迷路,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更明显,这就是新的发展。所以,我们开展金牌住区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王博士专门会做这样的讲解,给大家讲讲,我是一个新的居民,我是老百姓,我希望是什么样的环境,或者城市里面能够给你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要求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我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比如说很简单,我们是礼仪之邦、泱泱大国、文化悠久,但是随口都是脏话,随地吐痰,怎么去说是礼仪之邦呢?这有很多的问题,这是我们进到城市里更明显。原来在路上走随便走没有问题,现在要按交通规则走,好像久居城市的居民觉得很简单,但是刚进来的居民觉得不简单,我们了解很多的小区,垃圾收集系统非常好,他哗哗就扔出去了,六层直接就扔出去了,在北京也有这样的情况。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们家住的那个楼写的牌子,别人写的都是禁止随地吐痰,我们家那个楼梯底下写着禁止随地大小便,这就是在北京还能这样,随地大小便都没有解决还讲什么礼仪之邦呢。我就说居民的问题不能全是居民的事儿,现在的开发、建设要给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我想提的就是保障房,保障房主要是给新居民的,相当一部分的新居民会住在这些保障房里面,那保障房里面有多少条件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是不是都考虑了这些问题。我认为不尽然,在我了解的范围之内,我看到的保障房大家都是那种思想,不管是政府、开发商还是专业技术机构,这是保障房,这是回迁的,这个堆到边上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主导思想。如果不改变,怎么样让居民去改,城市为居民做了什么工作。我觉得这个事好像是比较简单,但是他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比较转变思想,才能够应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具体的我就不细讲,保障房的问题非常复杂,我们正在研究。我就把这几个题目: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我今天给大家讲这一个开头,我也希望大家都关注这些问题,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谢谢大家!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