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容2011-08-26 17:49:53来源:中房网
“和合共美”的传承与升华
——咸阳人居环境共建的启示
“居住环境涉及到哪些方面?可能大家认为仅仅指住宅而已,其实不是这样,居住环境从住宅开始,到社区服务、社区绿化、空气质量、社区噪声、配套设施、社区治安、交往活动空间,还有其它一系列有着地方特色的设施和空间。”日前,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宝刚博士在陕西省咸阳市开展的“城镇居民人居环境与生活意识调研”座谈会上这样表述。
王宝刚等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的专家团队此行,是受咸阳市政府、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的委托,对咸阳市进行人居环境系列大型调研活动的第一次。此前,人居委已与咸阳市签署了人居环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编制《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创建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共建项目及“中国人居建设示范城镇”展开合作。
咸阳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中印表示,人居环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咸阳市人居环境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咸阳将借助与人居委的合作,以人居金牌住区、人居建设示范城镇为带动,全面优化咸阳人居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环境品质和环境竞争力,让城市、城镇发展更科学,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和谐。
政府统筹:人居共建的成功保证
“咸阳,中华大地原点所在地,从这里出发,便可以辐射到我国辽阔河山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人们对这个西部城市的描述。
咸阳是陕西省第3大城市,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是中国著名古都之一,为中国第一帝都。
跨越千年沧桑,抖落历史尘埃,咸阳作为一座古城,在新的千年正在经历新的成长。在当前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打造最佳人居和绿色生态构成了新时期咸阳内生的禀赋。
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民生既是城市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成为咸阳市与人居委战略合作开展人居环境共建的基本出发点。
曾有学者指出,翻开城市发展的历史,人类从森林走出,聚而成市,固而为城,进而形成城镇体系、城市群、新型城市网络体系,与之相伴的是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继而演进为今天的循环经济、低碳城市潮流和“逆城市化”现象。分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享受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始终是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要求。对此,咸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中印认为:“如果说秦定都咸阳,是古人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那么,咸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再造战略以及优化人居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既是对‘和合共美’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诠释。”
多方参与:人居共建的模式创新
“近年来,咸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西咸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启动,咸阳当地的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性更强、更全面的方针来指导,同时还要与改善民生、惠及全民有机联系在一起。”人居委主任委员张元端认为,咸阳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在西部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人居委常务副主任委员王涌彬也表示,此次人居委对咸阳市政府的住区项目指导建设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单个住区项目的指导对于整个城市区域价值的提升非常有限,且速度较慢。自去年以来,人居委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寻找能又好又快地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的模式。于是,咸阳合作模式应势而生,这一合作模式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引导企业参与,人居委全程指导建设,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的提升的全新尝试。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咸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将与人居委共同作为《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科研课题的主编单位,并负责在咸阳市域选择5个住区开发项目作为该项课题示范点,纳入到“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共建项目”体系中;协调组织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为地方专家,与咸阳市专家组共同就“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共建项目”开展相关技术指导和咨询工作;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督促、指导参与创建单位按照指标体系要求及专家组意见进行项目示范建设。
目前,《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初具成果。王涌彬提出,建设绿色住区,创建低碳城市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为了更为系统和科学地指导咸阳住区人居环境建设,在体系编制的过程中,充分汲取和借鉴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的精髓,并结合咸阳市的具体情况以及人居环境共建工作的需要,在指标体系表中增加了“责任部门”和“执行效果”的内容,这将有助于将人居环境优化的目标真正贯彻到咸阳市人居环境建设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中。
有专家强调,住区质量的好坏脱离不了城市,建筑再好,不能解决所有的居住问题,还要有外围的环境、设施和城市的服务管理配合。硬件、软件都要具备,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居环境。高度重视住区与城市的衔接与融合,将是《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编制中的重要内容。
公众参与:人居共建的基石
据介绍,咸阳“城镇居民人居环境与生活意识”调研,对咸阳的4个街道办事处中的7个社区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回有效问卷400份。调研内容包括:居民生活满意度评价、居民生活实态与生活意识调查、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与改进建议以及自由意见等4大部分,涵盖了居住环境、生活便利性、城市景观、城市管理、和谐社会建设、居住条件、休闲方式与休闲场所、社区交流与交流场所、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等方面的60多个子项目。
王涌彬说,通过本次调查的统计分析,调研小组发现并总结出许多值得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以期能够为咸阳市城镇建设者们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使得城镇建设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指出,城镇是市民共有的家,城镇建设需要每位市民、每份力量的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更需要政府与公众之间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政策民主、监督有力、民众齐心协力,就能建设出和谐的人居家园。
当前,人居环境健康舒适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的概念更是深入民心。提高住区环境质量,营造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各级城市政府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咸阳市政府与人居环境委员会开启的人居共建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参与各方的资源优势与力量,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建立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估体系使得人居环境建设更为系统和科学,而更广泛层面的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将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蕴积更多的发展动力。这对于其他城市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的思路汇入人居环境建设之中,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将呈现出更多新亮点,人人享有美好人居环境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