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通知 | 会议议程 | 新闻快递 | 论坛集萃 | 科技平台 | 人居基金 | 媒体报道 | 精彩图片 | 展览中心 | 往届回顾
主题报告
             科技引领人居未来
                       秦 铮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 发展人居科技的必要性

  1、发展人居科技是应对我国资源与能源危机的有效策略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与能源的瓶颈约束,其中建筑能耗占到了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不仅如此,21世纪头20年,依然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预计到2020年全国房屋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遗憾的是,不仅目前我们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与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建造和使用中的单位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建筑用钢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耗水泥80公斤。
  要改变这种依靠资源消耗和低能效手工支撑起来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就要加强人居科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减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所以,人居科技的发展不仅是加快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我国资源与能源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2、发展人居科技是住宅开发理念回归人本的必然要求
  近10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住宅开发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般认为,住宅开发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环境,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周边设施配套、生态资源等等;二是住区环境,主要是住区内部的景观环境、园林绿化、交流空间、配套公建等,三是建筑单体品质,包括住宅的功能、设施、空间组织,室内声、光、热等物理性能以及智能化程度等等。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区域环境对于住宅的开发价值都是决定性的,以至于在谈到一个项目成功的首要因素时,地产界有句名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住区景观环境日益关注,地产开发商也逐步意识到“光建楼不造景”的做法是不符合市场要求的,最终只能被时代所淘汰。这一阶段,住区环境综合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片面追求景观效果,不顾实际情况大建水景住宅等不良倾向。近年来,随着住宅市场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品质时代已然来临,产品质量成为硬道理,以人为本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建筑内在功能质量又逐渐成为新一轮住宅产品竞争的焦点。相对于前二者而言,包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在内的综合人居环境品质不仅更直接的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受先天条件束缚更小,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就对人居科技支撑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发展人居科技是规划设计和人居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需求
  规划设计是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龙头,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都较为重视。尽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住区规划设计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方面的问题和难点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相比较,人居科技起步较慢,涉及面广,面临的问题也更多。
  比如节地的问题,对于政府给出的容积率,开发商往往都用到极限,甚至想超标,但有哪些技术措施能保证既有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又能充分利用土地,多建房?再比如节能,现在倡导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太阳能、地热等,但哪种方式更适合“我”?如何因地制宜?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不走审批程序,政府没有硬性指标要求,但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确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时代契机,大力促进人居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规划设计和人居科技两条腿走好人居环境建设这条路。

  4、发展人居科技是房地产开发商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必然选择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住宅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越来越多有责任的开发商开始意识到开发住宅不仅是为居民建造楼房,更是为人们设计未来的生活,这就需要摒弃过去那种过度追求外表形式,把精力都花在外立面、造型方面的做法,真正从老百姓的居住角度考虑,在楼盘的品质上多下工夫。同时,还要主动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不仅要为市场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住宅产品,也要考虑节能省地,积极采用科技产品和技术,提升住宅居住品质。

  二、努力做好人居科技引领工作
  1、以“四节”为重点推进人居科技进步
  人居科技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着三大主题展开:一是创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二是减少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负荷,三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因此,做好“四节”工作显然是人居科技的重中之重。
  “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节能:通过合理规划,减少因布局不合理产生的交通负荷引起的能源消耗;努力利用可再生能源,重视建筑单体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等,减少能源消耗;
  节地: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结合地形,依形就势,在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采用提高容积率、适当控制每套住宅面积标准、相应减少户均土地消耗等多种方式提高土地效率;
  节水: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通过推广应用节水器具、雨水回用、污水再生利用等,减少排放,减少污染,节约水资源;
  节材:推广可循环利用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体系,节省建筑材料,倡导推行一次性装修到位,实行成品房供应,此举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减少对人居环境污染。

  2、大力发展惠泽百姓的通用技术
  在人居科技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误区:即部分人认为高科技等于高成本,节能省地型住宅只是富人的“专利”。这一观点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居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其实,科学技术并非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加强人居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和出台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国家已颁布了一部分建筑法规),积极促进成熟人居科技的整合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走节能技术本土化和国产化的道路,降低科技成本,让每一个普遍老百姓都享用到节能技术的益处。我们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酌情选用。普通住宅宜选择和推广成本较低的通用技术。比如解决室内通风问题,不一定非要采用昂贵的新风系统不可,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组织穿堂风、设屋顶排风道、设置外墙式通风器等,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又比如夏热地区的遮阳问题,尽力做好“自遮阳”设计,辅以窗帘式遮阳等多种形式,可协调解决。印度的建筑师在传统竹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强调系统和技术整合,推进住宅系统化、产业化发展
  人居科技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需要系统、整体地考虑科技在居住上的应用。目前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产品并不缺乏,关键问题是系统与系统,技术与技术之间的集成整合,其实质也是一种创新。比如,现在广受百姓欢迎、各方都很关注的太阳能利用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技术集成、整合的问题。现太阳能大多用在多层、低层建筑屋顶,集光供热水、一户一台,独立走管,而高层建筑就很少采用。究其原因在于屋顶集光面积太少,又怕影响了建筑立面,还担心维修管理有隐患。其实,按目前的研究,技术上已解决除屋顶外,窗间墙、遮阳板、阳台栏板等部位都可以集光的问题。集光器安装部位只有向建筑立面拓展,利用太阳能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另外,太阳能的应用不应该仅仅是提供热水,还应该且技术上可以实现向电能转接,设计光伏系统。这些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当前关键还在于太阳能技术系统与建筑的集成工作。如解决好了,天然资源可以无偿使用,造福人类,尤其是日照充沛、照时长的地区更是受益无穷。
  住宅产业是一个跨越第二、三产业的产业链,涉及到住宅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及住宅部品的开发、生产、供应等多方面,通过人居科技系统的整合可以优化整个住宅产业系统,从而逐步形成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商品化供应、社会化服务的生产、供求体系,实现住宅建设的标准化、工业化和集约化。

  4、加快人居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我国在建设科技上安排了大量的科研项目,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果颇丰,但科技成果实际运用还不充分,科技贡献率只达到26%,而发达国家早已达到60-80%。要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就一定要大力推广量大面广、技术成熟、综合经济效益好的先进适用技术,以此带动技术节点研究,促进技术整合。这是当前人居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针对人居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将在“第三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正式启动“人居科技产业平台”,希望通过为科研设计、地产企业、部品企业、专业社团等相关机构搭建的产业平台,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市场开拓、技术升级、工程应用,形成一个在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建设中广泛应用先进人居科技的氛围,有效地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
  科技引领人居未来。人们对科技的不懈追求,人居环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宋春华
吴忠泉
王涌彬
王忠明
连玉明
牛凤瑞
嘉宾致辞
包宗华
许溶烈
沈建忠
杨戌标
互动对话
主题报告会一
绿色人居、和谐社会
主题报告会二
紧凑新城镇发展
人居基金
   ◆人居环境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基金会捐赠奖励办法
   ◆捐款减税通知
   ◆提供捐助请点击进入
   ◆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
 
科技平台 
人居科技产业平台重大意义
人居科技产业平台工作思路
人居科技产业平台工作内容
人居科技产业平台服务框架
首批人居科技产业平台成员
 
展览中心 
       ◆展览中心
       ◆展览布置图
       ◆展览内容
 
推进工程 
    ◆推进工程简介
    ◆金牌建设试点项目
    ◆推进工程动态
    ◆推进工程资料汇编
 
 
 
 
  
媒体链接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