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天恒中小户型产业线研究——乐活城为例

2013-07-09 17:06:07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北京天恒乐活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兴 

  尊敬的童会长,各位同行,世联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万科是我尊重的开发公司,他们两位讲得特别好。我昨天晚上才知道我今天有发言,我特别想参加这个会,因为我参加这个会是带着疑问来的。我自己感觉,几年做下来,越来越不会做,我自己对整体的判断是扭曲的市场,戴手铐的开发商,并且手铐越来越紧,这个事越来越没法干。

  咱们今天主题里面有一个刚需的词,我一直在想谁是刚需?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困惑。做产品要定位,卖给谁?刚需产品,谁是刚需?简单的回答,无房户是刚需。举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我一个朋友,他年龄跟我差不多,没房,我劝他很多次买,现在每个月要花2万多块钱租房,他就是死活不买房。有房的人是不是一定不是刚需呢?肯定不是这个答案。

  大家知道百万庄附近的棚户区,北京市的领导,西城区领导都去看了情况,实际居住情况很糟糕,有30平米的房子住5个人,我们一个领导去的一个情况是比较典型的,住了三代人,老爷子住了好几年的澡堂子,每到晚上花十几块钱到澡堂子睡觉,他们也有房子,但是他们家绝对是刚需。所以无房户可能不是刚需,有房户可能是刚需,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问题。这是我的一个困惑。

  我后来琢磨这个事,刚需需求的是什么?需求的是居住,但是购房不是刚需,只要有房子住,住房是刚需,购房不是刚需的行为,这是我的第一个困惑。

  第二个假设我们城镇有刚需,需求是谁?需求的种类特别多,举例我自己也租房子住,尽管我有房子。特别简单,我小孩要上学,上班一个小时可以忍受。但是让我送小孩上学,让他坐一个小时的车,他不能接受,7点半到学校,6点半就得上学,小孩的家长很多人都有房子,但是他们都租房,自己的房子空着或者租出去。居住是刚需的,他有很强烈的居住需求,但是现在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如果用购房定义为刚需的话,它是严重的刚需,很多人有好几套房子,绝对不具备现在市场上购房的资格。

  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我们什么样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有房子住这是一方面,小户型大家买得起,首先解决买得起的问题,但是需求的多样化,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去年下半年买了一套豪宅,1800多万,让我给他参谋装修。今年上半年又给我打电话,又放了一套1000万的房子,说怎么办。我说你这个要产品结构多样化,他肯定是财富分配的问题。他说你要买小房子才合适,资产分配是合理的。他说不是,他说我买小房子钱花不出去,他的刚需是把更多资产用在房产上,这是他的刚需需求,但是就限制两套,只能买大房子,整个市场都是变化的。

  我们刚才探讨的是既想买房,但是购买能力又有限,90平米以下的,70-90平米持续这么长时间以来也是在40%左右的概念,那说明什么?60%以上是绝对数,40%不是一个绝对数,我不知道40%是成交额还是成交面积,如果是成交额的话比例更低。

  刘总说得非常好,我们今天研究户型,有房是一个,交通的情况,交通是第一需求,周边的配套等等,需求多样化的不同,差距是很大的。我为什么租房住?我的需求是解决小孩上学,从个人的体验上讲,我认为刚需是谁,谁是刚需和需求多样化,我今天是想更多听到这方面的答案。

  我为什么讲这一段呢?因为我们这个项目和我们的困惑是有关联的,我们这个项目做了一个混合性产品,我们认为需求是多样化的,但是每样需求在市场上都是有强烈的需求,都是刚性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多样化产品。

  天恒乐活城项目位于房山,离六环1.5公里左右,有两个地块,北区和南区,06、08年拿地,总的建筑规模是40万平米,北区的总规图,容积率是1.8。北侧高板产品接近15万的水平,南区是08年拿的,容积率是1.5,高一点的是一梯两户的洋房,中间是做的叠拼产品,整个小区是这样一个情况。

  在08年的时候提出一个乐活的概念, 健康、环保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整个建筑风格是德式的建筑风格。生活节奏比较紧张,我们希望慢生活。选择合适的建筑风格,我们采用德国小镇这样一个建筑立面来源。

  闫村对长阳而言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在外部环境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注重小区环境的营造,对小区园林高度重视。楼栋线对称比较明显,我们尽管没有做到完全的人车分离,但是我们有完整的车行路线和步行系统,这两个系统相对分离,整个园林景观感觉比较好,它的安全系统,特别是小区居住的年轻化比较明显,我们的主要客群,80%是25-35岁,小孩、老人在,它的安全系统得到有利的提升。

  我们这个小区主入口景观焦点,从入口开始,景观的聚焦比较明显。从入口开始,形成一个绿环。中心景观,这个南区11万平米,东西宽和南北长都不长,共享中心景观辐射的群体面积比较大。

  我们小户型占的比例比较高,90平米以下占74%,遵守了70-90的原则。叠拼产品山的10%,联排是2%,洋房是14%。

  北部区开发的比较早,06年到2011年基本清盘,小户型集中在D、E两个区,高层是7-20层,65平米是一居,80-89平米是两居。

  南区现在是在售的产品,北区已经卖光了,南区产品小户型做到68%,大户型是指125-150占9%,叠拼产品是5%,套数非常有限,只有52套,两限房是不对外公开卖的,是这样一个结构。

  南区分两期,第一期小户型是384套,去年9月份开盘到12月份已经全部售清,6-9层的产品,90平米两居和88平米小三居,是北区产品基础上的一个升级产品。

  59平米的小两居,我们全部做到南北通透,容积率只有1.5,在房山区容积率这么低的项目是很少见的。销售在小户型产品和大户型产品上,小户型产品远远优于大户型产品,无论是市场不好情况下还是市场好情况下,从08年到目前为止,市场经历了几轮风雨,不论在哪个环节,小户型产品都明显优于大户型产品,它也是带来了最主要的现金流。

  尽管套数比较多,销售时间比较长,但是我们集中了两次销售,一次是2010年9月份开盘的时候,另外是集中在2012年4、5、6、7。

  南区产品是在去年9月份开盘销售,我们用2个月的时间,第一次开盘认购率达到85%以上,陆陆续续是尾房,基本全部消化掉。我们这个区域成交客户的情况分析,过去的居住情况,我们客群50%左右是地缘性客户,过去或者历史上在房山居住,剩下主要是有海淀、丰台周边的客户情况。年龄的情况,核心集中在25岁-35岁之间,这个占的比例是60%左右。它有购房资格的因素,实际购房人的登记情况转移。主要是两口之家、三口之家,我们的入住率很高,2010年入住,北区完全入住之后对入住客户进行系统分析,有20%左右是有父母跟着住,跟着住的原因是有小孩需要照顾,正常还是以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为核心。

  置业目的,刚需产品购买的第一动力,基本都是以自住,带有投资性质的购房比例非常低,占5%的比例。这也普遍反应客群,它的位置、交通情况,社区的情况,还有规划的配套等等性价比,对绝大部分小户型产品来讲是有相应的共性。不同的项目有小的调整。

  客户出行,通地铁是2015年通,现在大部分是公交出行比例比较高,自驾的比例也非常高。沿着高速,六环,公路交通比较便捷,地铁开通过后,地铁会成为大家最主要的出行方式,通行时间也会变短。在远郊区和近郊区买房车辆拥有比例非常高,我们这个小区车辆保有率达到67%,这个比例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高的。

  谢谢大家。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