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联国际]海南建筑:新新海派建筑文化

2011-11-28 14:17:01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11-11-28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洲联国际

海南建筑的发展历程,似乎是一系列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片断的组合。海南,这个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热带海洋岛屿省,仿佛是一个各种意外和惊喜事件发生的舞台。九百年前苏东坡被贬到当时属于化外之地的儋州,不经意间掀起了汉族文化向海南传播的一个高潮。一百年前,当第一群闯南洋衣锦还乡的侨民们踏上故土的时刻,宣告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兴土木运动的启幕。二十年前春晚上,《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再次唱响,为海南建省铺垫了先期的舆论土壤。十年前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个发起国的代表聚会博鳌,宣告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更是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些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事件,都在其后引发了海南建筑发展的壮阔波澜。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建筑的成就建立在文化的繁荣之上。海南孤悬海外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客体性,但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原因,历史上中原、岭南、闽南、东南亚、欧美各地文化在不同时期进入海南,并在此交汇融合。海南建筑也相应呈现出多元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古代海南地区,文化交融速度相对缓慢。但也能依稀看到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的影子。而近现代,特别是鸦片战争至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成为文化融合最显著的两个时期。其间诞生的各种建筑,也铸就了海南建筑风格的基调。

 

海南最具普遍意义的汉族地区传统建筑风格,是与中原一脉相承的。在古代城镇的建筑布局上,海南也是大多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来营建的。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邱家老宅不论是建筑用材和技艺,还是空间布局和设置,都沿袭了中原传统建筑的风格,其在文化血脉上的纯正性,让今人看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永久魅力。

 

海南少数民族以黎、苗为主。黎族、苗族都是我国称为“百越”的古越族之一,干栏建筑则是百越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其建筑“依树积木,人居其上,名曰干栏”。黎族聚居区以干栏式茅草屋建筑类型居多,茅草屋有船形和金字形两种。海南苗族喜欢与其他民族相邻而居,他们充分利用地势,依山势而筑,各家毗邻,形成一团簇。海南回族居民的房屋外观造型富有伊斯兰文化风格,正门墙外甚至镌刻有阿拉伯文的“平安”横匾。

 

相比古代的缓慢发展,海南近现代建筑则是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和快速交汇的产物。近代南洋风的骑楼毫无疑问是近代海南建筑的代表。海南人下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建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形式随科技文化传入中国,闯南洋的商人将新加坡的骑楼新样式带入了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沿海各大商埠。这种骑楼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南欧和地中海一带,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进入新加坡。辗转进入中国,又与当地地域文化融合。于是,在沿海各大商埠的骑楼街上,形成了繁华的商业群和独特的南国商都景观线,南洋文化与古老的中原文明得到完美的结合。

 

属于南洋文化圈的侨乡海南,也留下南洋文化的历史印记。海南各地的骑楼老街各有特色,海口的大气整体;文昌的柔美优雅;儋州的华丽伟岸,都让海南充满异国情调,风情万种。骑楼楼顶檐口巴洛克式雍容华贵的凹凸面、涡卷形的天际线、弧线优美的窗户拱券,均透着老成持重的贵族气息,彰显着南洋成功商人的气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骑楼建筑,大部分并不是名家设计。都是辛苦闯荡的华侨们将所见所闻根据自己的喜好,要么拿来主义照搬;要么加入华人对风水的讲究,重新加工、拼凑、杂糅。贵气中难掩些许俗气、媚气。只不过经过风雨的洗礼,让人看到如今墙面上随意点缀的苔藓等植物以及斑驳的岁月痕迹,令人在感叹中心生感时怀旧之意。这也是所有历史建筑共同的价值。

 

但这段南洋风潮似乎是昙花一现,民国后海南建筑又步入了沉寂期。直到海南建省、改革开放,特别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房地产开发,再一次形成海南建筑发展的转折点。这种建设活动直到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的获批,达到了顶峰。这段时期,海南建筑风格除了现代国际风格外,南洋风格再一次卷土重来,以更贴合时代的面貌成为海南建筑的主流。

 

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任何建筑都不是抽象的,建筑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处区域地理气候影响,受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与制约。海南和东南亚地区有很强的可比性。在功能上,由于东南亚地处热带,高温潮湿,建筑讲究开敞通风,色彩浅明,多遮阳构筑,给人舒展外露的表征;在文化上,东南亚建筑的发展来自于东方西方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近代史上华人“下南洋”带去了中国文化,结合当地条件以及其他外来殖民文化的叠加,形成了“南洋味”的文化个性。而且这种融合、沉淀上百年从未停息。因此得以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高度。海南建筑的第二次南洋风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只不过,今天的人们可以用平和的眼光看待这种建筑风格,已经去“洋”化,而称之为东南亚风情。

 

此外,由于海南地理气候与地中海地区有部分相似性,所以地中海沿岸,包括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甚至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建筑,自然成为海南建筑学习模仿的绝佳范本,统称地中海风格。相对于从东南亚间接借鉴欧洲建筑风格,近年来更多的是直接的一手临摹,或者从北美地区寻求地中海风格的商业拷贝版。因为地中海风格是全世界居住及休闲度假建筑产品中,最常见、引用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一类建筑风格。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注重时尚追求。快餐式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设计师们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和积淀。客观上由于外来资本和外地移民的强势,在今天,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象海南这样,具有如此明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及国际性。所以,在短期内,我们会看到一个建筑风格单调雷同、新旧建筑无序杂陈、城乡建设与地产开发脱节的海南。这也是快速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海南还能找到自我吗?多元化已经模糊了海南应有的面目,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海南,也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海南。因为海南终究是中国的海南,即便不强调狭义的特指海南的地域文化,也必须传承和发扬广义的华夏文化。在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包括装饰艺术和建筑技术方面的元素、符号、语汇,以及更高层面的肌理、文脉、理念、精神和意象,这些创作资源都弥足珍贵。海南建筑风格需要在感性的百花齐放中,来一次理性的沉淀。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使海南建筑产品的设计,减少了很多建筑性能指标上的硬性束缚条件:如采暖、保温、降噪、空气净化等等。汹涌的国际、国内资本的输入,规模巨大的开发空间、较低的建造成本、自由的设计创意,多元的文化融合,为海南建筑产品的品质提升和风格成型营造了一个难得的平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上海海派建筑文化的内涵。海南同样具备催生富有自身独特性格气质建筑文化的土壤。如果说由于浦东大开发,已经使“新海派”成为新上海的特指,那么海南的这种建筑文化,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新新海派”。假以时日,海南建筑完全具有取代上海,成为海派建筑风格的第一代言人的可能,这也不负中国第一海洋大省之名。如果千年后苏子有幸重游海南,那么曾经“苍梧独在天一方”的海南,会真正让他生发由衷的感叹:“海南万里真吾乡”。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