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商业中心“五大规划趋势”

2010-11-30 11:04:01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10-11-30
  • 报告类型:专题报告
  • 发布机构:克而瑞

解读商业中心“五大规划趋势”



  空间布局向块状布局转变、进出入口向多进出口设计转变、车流人流向分流循环设计转变……在新形式下,当前的商业中心在规划中呈现出新的五大趋势。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打造各类商业中心成了城市新一轮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式下,当前的商业中心在空间布局、业态选择、内部道路、进出入口、车流人流的规划设施上呈现出新的趋势。

  开发商紧紧把握城市商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有利于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产品。

  趋势一:空间布局向块状布局转变

  我国传统的商业布局模式是沿着交通干道两边线性布局并不断向周边延伸,一般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老城区内。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使大型居住区外围化、郊区化。国外新的规划理念引进,商业布局呈现块状集中布局的态势。

  趋势二:多种商业业态共同发展

  目前传统大型综合百货商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处于饱和分化状态。7000平方米以下的向主题店、品牌店、精细化方向发展,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30000平方米以上的向SHOPPING MALL方向发展。从超市、百货店向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仓储式卖场、便利店等多业态发展。

  购物中心和SHOPPING MALL的兴起,扩大了传统百货的服务内容,不仅满足购物需求,百货店自身只是作为主力店进入购物中心,更注重与休闲、娱乐、餐饮、文化消费结合的多业态组合,实现“一站式”满足消费需求。

  新型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发展。在专业店中,除家电专业店、建材专业店、医药专业店、眼镜专业店外,办公用品专业店、家居饰品专业店、体育用品专业店等都将有较大发展。无店铺销售业态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中国营销技术的提高出现发展态势。

  科学配置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连锁超市、专业市场、便利店等业态,对烘托商业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和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趋势三:内部交通曲线、循环交叉式设计转变

  现在新型的商业广场或者购物中心,在内部的交通设计上,改变了原来直线单一型的布局设计,设计成多支路、多交叉的曲线循环设计,做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增加消费者逗留时间和消费时间。

  如宁波的天一广场,以中央广场为核心,环形分层布局,内部道路也是循环多条交叉,上海大宁商业广场也是多道路循环交叉设计。

  趋势四:进出入口向多进出口设计转变

  新型的商业广场或购物中心,在出入口的设计上广泛采取多入口、多出口的敞开式设计,方便消费者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进出,便于吸引和汇聚人气。如宁波天一广场,比较大的进出口就有10个以上,分布在商业广场东、西、南、北各沿线上,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也极大的增强了商业广场的人气汇聚。上海大宁商业广场也有8—10个出入口,多出入口敞开式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商业广场的集聚能力,使得商业中心迅速火热起来。

  趋势五:车流人流向分流循环设计转变

  无论是商业广场还是商业步行街,抑或SHOPPING MALL在其交通组织上大多采取人车分流的设计,实行人流车流两个独立的循环,为消费者创造一个交通便捷、安全舒适的步行休闲购物环境。

  根据城市等级不同,采取人流车流分流设计的方式也不同。在中小城市多采用在各大路口处分设停车场,使得从不同方向来的车辆可以就近停靠,步行数分钟即可抵达步行街;甚至自行车也就近设置停车场,或分散停放在附近次干道的交叉路口,以方便骑车者就近进入;调整公交和出租车停靠站点,方便购物者就近进入步行街;在店铺背面设货运通道,与步行街人流互不干扰。在大城市中,由于土地空间的稀缺,往往是采取地下停车场的方式来解决车流和人流的分流循环设计。(未完待续)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