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8 20:43:42来源:中房网
2014年2月24日,2014春运终于落下帷幕,根据交通部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在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超过36亿人次实现了“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春运这部“连续剧”在城市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汇聚着迁移人口的乡愁,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反复上演。
故乡教育,城市的精神新磁极
人口迁移在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合理分配、促进地区文化交流、开发社会资源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而言,人口的迁入定居无疑对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何留住城市移民,助推城市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幼儿园在进行故乡教育
城市新移民对于城市的感情相对淡漠,当其他城市存在更大的诱惑时,他们会继续迁移到新的城市,故乡才是他们心灵的家园,他们对于家乡有着浓厚的乡愁。儿时的记忆对一个人来讲是最难忘的,鲁迅先生笔下的作品很少出现他在大城市生活的经历,他儿时对绍兴的记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故乡》、《彷徨》、《朝花夕拾》等都以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作为故事背景。莫言的寻根文学也均以他儿时的家乡高密为原型,《红高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研究证明初生婴儿脑中的神经元比成年人要多,阿比塔(Abitz)等人在2007年发表的文章比较了8个初生婴儿和8个成人的大脑,发现成人的神经元平均比婴儿少了40%。婴儿出生时脑中具有大约一千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平均大约有一万个突触。但是只有17%的神经元是相互连接的,剩下的这些神经元要通过对外界的学习而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样的学习速度很快,能量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于是大脑为了达到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需要减少至少一半的神经元数量,这就是神经元剪切。这个过程牢牢遵循“用它,或失去它”(use it, or lose it)的原则。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被保留下来,不经常使用的神经连接则在修剪过程中失去。直到16-17岁,大脑的基本结构才算发育完全。人在儿童时期的神经元储量比成年后多得多,所以小时候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针对人类发展的这一特点,儿童这个心理阶段是进行故乡认知和故乡教育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投入最少,收效最好的时期。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要留住一个人的心,最好的方法是抓住城市小公民的故乡教育。
山东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
乡土教育又称故乡教育,就是对于家乡的认知和教育,希望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自然、人文、历史。故乡教育在我国的起源很早,周礼一书中,已有“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以乡之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话,主要是藉由乡土民俗的生活教育,来实现教化的功能,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故乡教育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引入了大量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而故乡教育逐渐弱化。针对这一情况,1992年,国家教委办公厅特别印发《关于在幼儿园加强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幼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园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从情感教育入手,适当选择与幼儿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和可产生情感体验的具体形象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重在情感的培养。
故乡教育要向儿童进行城市之美的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从而爱上这座城市。故乡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在心中记住城市,将其视为自己的故乡。故乡教育的目的在于:近期,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城市,带动家庭在城市中的安居乐业;远期,这将是能够产生巨大回报的城市投资,将故乡记入心灵的孩子,将是城市最大的维护者和宣传者。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将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在他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中,历史教育就是从社区、乡土历史开始的。要吸引孩子,让孩子记住乡愁还需要新花招、新玩法,参与性和体验性是故乡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新体验,让老玩意重回孩子的口袋
在我们的城市中,曾经有不少流行于大街小巷的老行当、老手艺,比如手工刺绣、手编竹器等等,这些老手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务。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老行当相继没落,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老行当绝非只是一个个行业,还能勾起他们孩提时无数个美好的故事和乡愁。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明的记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特别推出了50集系列纪录片——《留住手艺》,探访老手艺,全面的展示了中华古老手艺的历史和传承故事。让孩子记住老手艺,把老手艺传承下去,是故乡教育的重要一课,日本对于如何保护手艺、加强孩子的故乡认知方面一直有着先进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与学习。
日本冲绳王国村
在日本的冲绳(原名琉球)就建有一座大型琉球文化体验乐园——王国村(Gyokusendo kingdom village),这里通过一系列可参与的传统手艺展示,让大人在这里回味乡愁,让孩子在这里学习故乡。王国村一共分为10个区域,通过老建筑移筑等手法重现了传统琉球村庄的风貌,是孩子们了解故乡建筑的基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系列针对儿童和家庭的冲绳传统工艺展示,如琉球玻璃及陶器艺术、民间传统手工机织、花色印染法等,希望儿童通过见学能够记住故乡的老手艺 。
日本冲绳王国村体验工坊
琉球杯在冲绳是最受欢迎的,这里就以琉球玻璃工坊为例,说说王国村的传统手工艺展示。在王国村玻璃工坊中展示了琉球的传统玻璃工艺品和玻璃工艺品制作的全过程,在参观之后孩子们可以亲自体验制作玻璃制品。首先孩子在工匠的指导下从熔炉中取出软化熔融的玻璃液,学习玻璃吹塑,在向玻璃液中吹气的同时要旋转手中的玻璃棒防止玻璃液掉落,在首次吹塑之后,工匠帮助孩子将初显形状的玻璃制品切割下来,转移到铁棍上放到熔炉中,进行二次高温烧制塑形,孩子们可以在烧制之后对瓶口进行塑形,并且进行整体玻璃品形状的修正,待玻璃全部冷却,一个亲手制作的玻璃制品就展现在孩子面前了,自己制作的玻璃制品可以买回去作为纪念。在制作的全过程中,都会有专业工匠在旁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故乡老手艺的魅力,学习有关玻璃制品和琉球玻璃历史的相关知识。可参与、可体验的手工艺展示见学活动,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了知识,以一种不再沉重的方式讲述了故乡历史,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金漆补在日本叫做金繼,利用金漆工艺与粘接工艺对破碎的器皿进行修补,可以用于漆器、瓷器及紫砂的修复。这种技艺在民间又叫做“焗碗”,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就有“焗碗”的场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力的提升,陶瓷器皿等商品价格逐渐大众化,金漆补这项技艺失去了竞争力。而在日本这项古老的技艺依旧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在日本东京就有这样一家金漆补教室。在这间教室孩子们可以通过旁听,见学金漆补的技艺,了解传统手艺。
日本冲绳王国村玻璃工坊见学
仅仅旁听和见学是远远不够了,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手艺人,这里还开设了专业的课程,如果孩子喜欢这门技艺就可以报名参加学习,一期初级班上课6次,每月一次,半年的时间孩子就可以初步学会金漆补的技艺。这里的金漆补是一门非常有人气的课程,吸引了众多的孩子和家长前来学习,教室中总能看到许多孩子带着自家破碎的碗盘认真学习的场景。在学习金漆补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日本文化、锻炼认真专注的性情,这门老手艺也在他们的手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二、多维度,在玩耍中记住故乡之美
“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故乡的榕树》),就像那颗老榕树一样,具有画面感的场景永远是乡愁的最佳载体,让孩子记住故乡,首先应该把故乡的一幅幅画卷镌刻在孩子的脑海之中。当城市一步步被高楼大厦所侵蚀,僵化的现代之美已经成为了城市美的代名词。城市固然有他的现代之美,但这仅仅是城市之美的一个侧面,同时它还有着自然之美、地质之美等各种面貌,孩子们该去何处寻觅故乡之美?
新卫城博物馆介绍册
在苏格兰高地绵羊牧场(Scotlandsheep ranch),工作人员为了吸引孩子的到来,以《小羊肖恩》(Shaun The Sheep)的原型苏格兰黑面羊为卖点,吸引孩子来到郊区,感受城市的多种风景,了解城市的多个侧面。自然生态公园结合故乡教育,让孩子在大山大水之中了解城市之美,告诉孩子城市的美不只一面,加深孩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进而转化成为乡愁,有助于留住城市未来的接班人。
城市有现代之美,有自然之美,同时还有历史之美,如何让孩子记住历史之美,各大城市也各出奇招。新卫城博物馆(New Acropolis Museum)于2009年6月在希腊正式开幕,展馆方面指出,青少年对这个新博物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群体,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更因为博物馆方面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参观带来的乐趣,学习雅典的历史,以后也能继续来博物馆参观。为此博物馆专门针对孩子设计了卡通版的介绍小册子,用孩子易于接受的卡通插图和儿童化的语言,为孩子展示雅典的历史与传统。通过对照书中的卡通插图,孩子们能够了解展览中的物品,在游览过程中还能记住考古学家们关于展品的介绍。这本小册子对马克瑞亚尼出土的考古文物进行展现,再现了这个曾经繁华的希腊古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通过这种专业的儿童化设计,向孩子们展现了城市的历史之美。
新卫城博物馆介绍册插图
在英吉利海峡的布拉温西岛(WestBravin Island),历史以一种更加特别的方式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据考古人员考证,在布拉温西岛,有许多维多利亚朝代的遗物。在这里人们可以亲手挖掘文物,亲身体验一把考古的乐趣。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体验挖掘文物的诱惑和艰辛,借此机会让孩子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这种发现新大陆般融合了冒险与乐趣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开始挖掘之前有专家指导孩子们如何挖掘、如何辨别文物,并传授与当地历史相关的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令孩子们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孩子们在亲手挖掘文物的同时,学习了故乡历史,对故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内的博物馆也正在做类似的探索,如山东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都开设了针对儿童的模拟考古项目,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儿童小观众前来参观体验,在模拟考古中学习历史知识,了解故乡的历史之美。
三、真实践,让孩子成为城市的主人
针对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带着他们玩,更重要的是充分认识和挖掘儿童的潜力,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故乡的建设中去,让孩子在建设故乡的行动中更加了解故乡。只有通过直接参与,孩子才能对故乡产生真正的感情,才能形成对故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诺丁达勒城镇研究中心的孩子们正在编排太阳报
诺丁达勒(Notting Dale)城镇研究中心位于伦敦西部的多文化区,是当地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研究和讨论区域环境的基地,也可以作为了解城市的一个窗口。来自周围学校的儿童把诺丁达勒中心当做对当地文化、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地,孩子们带着录音机、照相机以及铅笔和纸走出去,记录区域的现实情况。他们可能会采访居民、地方官员或者在附近工作的人。返回中心后,他们转录录音磁带、洗印照片并打印报告,从文件中检索由以往的儿童小组收集的材料,进行参考和比较。教师和中心的人员帮助儿童开展工作,引导他们讨论,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指导。儿童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协作,他们挑选、讨论和解释收集到的材料,然后编排成报纸,进行印刷和发行。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年轻的小公民逐步给中心的档案和资源调查增添了许多资料,帮助将中心逐步建成为一种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环境的资源。在进行工作调查的同时,孩子们成为了当地历史和环境的小专家,对区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责任感。
任何怀疑儿童研究能力的人都应该看看美国佛蒙特州西威斯敏斯特市学校(Westminster West School)的例子,在这里6-10岁的孩子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独立完成研究工作。这个学校的老师认为,当孩子对一种现象感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孩子们的选题都来自他们自发的兴趣或有时来自与他们父母的讨论。第一年他们会完成历史回顾和制作地图的项目,老师们清楚的知道这些孩子对区域了解很少,第一年的活动他们要自选题目,通过查看地图,采访家长和邻居,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社区的相关资料,最后绘制社区地图。比如一个小组通过考察、采访绘制了社区墓地地图,另一个小组的孩子通过对区域中大部分人的调查,历时四个月绘制了社区的宠物地图。
西威斯敏斯特学校孩子们的研究计划
在第二年,老师们鼓励父母参与到儿童的研究中去,以家庭为单位,因为他们要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这次任务不再是调查与陈述,而要进行总结形成明确的观点,并写出完整的报告。一个7岁女孩和她11岁的姐姐就他们家小菜园种菜的实践写了一本书,通过详细的询问父母,进行讨论与总结,他们写出了这本值得出版的小册子。一个6岁的女孩和她妈妈选择了一个伐木项目,伐木是这个孩子父亲和祖父的生计。孩子和母亲通过采访,体验伐木,进行整理和反思,写出了解决林业管理重要问题的文件。由于这个项目,这个以前从未发表过任何东西的家庭得到了佛蒙特州历史协会的资助,继续提供有关伐木工作的资料。在年底举行的项目晚会上,这些孩子在家长和其他同学的面前就他们的工作情况作了几分钟的演讲。这个小教室也因此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孩子们在工作之中不仅加深了对城市的理解,而且对生活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依赖。
结语:
儿童是家庭的核心,对于房地产的开发者来讲,抓住孩子就是抓住了家庭,抓住了市场。城市面貌的僵化和缺失为房地产开发者提供了空间,创造城市的多元美,通过多种体验项目吸引孩子及家长,以孩子为抓手,创造新型儿童友好社区,吸引全家庭的目光。
西威斯敏斯特学校孩子们绘制的社区地图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建设者与生力军,加强儿童的故乡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孩子记住家乡,感受乡愁,才能为城市留下更多的合格公民。通过体验性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城市之美、自然之美、历史之美,对故乡产生眷恋之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传承老手艺,为故乡建设做贡献,真正融入城市,共创城市未来。
作者:李瑶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www.rl-consult.com
技术要点法律声明:
文章版权归华高莱斯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本公司允许,不得擅自进行转载或作其他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