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0 00:00:00来源:中房网
银丰花园单体设计——依山就势 相映成趣 山外奇葩 花落谁家
住宅产品的设计首先是顺应规划特色来确立主题和辅题,将各个档次的产品分配与组织,使住宅与规划相得益彰;其次是各个户型依据所处组团的位置确定内部空间布局结构的框架;最后进行各功能空间的取舍、数量组合以及面积配比的调整。
根据规划所形成的五个院落分别为五种各具特色的住宅组团:西部靠山豪宅,中部平地雅居,北部临河优所,南部高台小筑,东部沿街新舍。其品质依次为豪华型、宽裕型、舒适型、经济型和紧凑型。充分合理地将住宅设计的各项要素融合在各类型的产品中,如下表所示:
项目
品质 豪华型 宽裕型 舒适型 经济型 紧凑型
位置 西部靠山 中部平地 北部临河 南部高台 东部沿街
层数 5层跃6层 11层跃12层 18层 11层跃12层 22-24层
层高 3.1m 3.0m 2.9-3.0m 2.9m 2.9m
居室 200㎡以上四居、五居 三居、大三居、四居 小三居、三居 大二居、小三居、三居 大二居
交通 一梯一户、二户 一梯二户 一梯二户 一梯三户、四户 一梯四户
每个组团依山就势,借景成题。
西部倚靠龟山的豪宅分为平层大户与跃层叠院两种产品。顺应山势眺望龟山的秀丽景色,仿佛在画中云游一般。在这种建筑面积达到二百平方米的住宅设计中,并非盲目以“大”为优,而是在设置了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主要功能空间以外,相应增加了书房、衣帽间、阳光间甚至家庭室、洗衣间和健身房等多功能空间。这些空间通过最优的空间大小及交通组织,将业主的生活方式及休闲情趣有机地设计成一体。尤其在跃层套型的设计中,不但优化了动静分区,更通过二层通高的空间形成了空间的互动,使得居住空间融入了公共空间的趣味性。
中部平地组团远借山景,近临水系,分布着大量主力套型。一梯二户的设计使得公共交通空间以最为紧凑的形式为业主服务。户型平面规整,由玄关开启家庭生活之旅。按主次鱼骨状结构布置流线,清晰便捷。家庭生活的核心——起居室,在设计中成为空间结构的引领者。远借山景便采用北厅或端厅甚至超开敞北露台的布局,而临水则多设置南厅的南北通透结构。
在经济紧凑套型的设计中,厨房是家居生活最主要的污染源,尽可能靠近入户大门。阳台与客厅的连接,便于与外界自然环境交流、对话,将自然风、自然光引入起居空间。采用低台凸窗和落地凸窗,有利于增大户型面积,提高空间的舒适度。不一而足。
小结:依据规划结构,在平衡套型均好性的同时,探讨富有特色的多元化住宅产品,结合自然与人文景观营造世外桃源般的山水园囿。无论是适宜投资的经济紧凑套型,安居乐业的宽裕舒适套型,还是悠然雅致的豪华居所,我们为各方宾客提供了多样的置业选择,使人文与地脉和谐融合,成为业主的栖居乐土。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立面设计
在考虑大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建筑立面风格定位融入了新古典主义手法、济南本土特色等设计元素的建筑风格,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1.色彩整体统一协调。为与山地住宅相适应,外饰面采用清灰色调,力求色彩的高贵脱俗,与青山翠嶂相映成趣。创造一种温和、典雅的居住气氛,同时又不失现代简洁明快的风格。
2.重视细部等精细设计,结合立面设计石材线脚,控制线脚比例。
3.多层、小高层住宅顶部处理采用平斜结合屋顶,露台的设置有利于住户观景需求,同时造型丰富;高层顶部处理成斜檐口,配合屋顶平台,造型丰富,体现时代感。
4.在立面设计中统一考虑空调机位,并控制百叶的尺度和色彩。
结语
银丰花园的设计,是刘晓钟工作室对山地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将山地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要点总结如下:
1. 规划布局方面,分析原有地形和竖向关系,因地制宜,建立不同高度的台地,重视台地高差关系和景观因素的利用。根据不同地段特点布置相应建筑单元。
2. 场地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场地排洪排水、道路坡度、管线综合、土方量平衡,建立起符合安全、顺畅、经济的场地系统。
3. 住宅单体方面,重视景观资源的共享,根据山地不同高差特点和景观因素,设计不同户型,满足特异性和均好性。同时注意剖面设计,利用高差和景观因素,设计不同特点的户型,充分利用空间。
4. 立面设计方面,考虑大环境下的文化、景观特点,设计符合当地周边条件的住宅形象。
综上,在本次实践中,我工作室积极的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竖向设计并行,取得了较好的前期效果;我们将积极解决完成施工中的细节问题。
工程主持人:刘晓钟、吴静、王鹏、尚曦沐、冯冰凌
建筑专业:戚军、卢君、杨凤燕、姜琳、谭黎、郭辉、王晨、张宇、赵文、张凤启
结构专业:张国庆、张俏、毛伟中、张研、徐晶、王欢、何鑫、丁淼
设备专业:顾沁涛、邸素梅、唐强、战国嘉、梁江、刘立芳、袁煌、侯宇
电气专业:王晖、张力、肖旖旎、向怡、宋利民
执笔人:戚军、丁海欣、卢君、杨凤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