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7月土地首拍低于预期 后期市场或面临更大调整

2014-07-16 09:45:39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14-07-16
  • 报告类型:住宅交易分析
  • 发布机构:克而瑞

  研究员/杨晶晶

  7月14日,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北沙河北侧(丽春湖土地一级开发项目)LCH-008地块和顺义新城第21街区21-18-001a、 21-18-001c地块开拍。其中,北科建以23.3亿元拿下沙河地块,而顺义地块则由鲁能以29.3亿元斩获。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出让的两地块位置相 对较冷,溢价率均没有达到出让上限。

  两月之后土地首拍未达预期,市场成交不利是主因

  按照时间推算,上次北京市推出经营性地块要追溯到2014年的5月6日,据今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日土地拍卖虽为地方政府贡献58亿元的收入,但 从实际成交情况来看,已有降温的迹象,出让的4宗地块3宗成交溢价率不足20%,不少房企放弃举牌,年初时火热的抢拍景象不再。沉寂了两月之后,土地市场 表现并未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参与企业数量屈指可数,集中品牌型房企,而且竞争程度较弱,两幅地块最终均以未达溢价率上限的结果收场。对比之下,可以判断, 房企拿地态度转变,北京土地市场步入降温。

  针对5月份以来北京土地出让、成交表现,我们不难从楼市角度找到原因。据CRIC监测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为328万 方,较去年同期的642万方下滑达49%,与此同时,市场总体呈现供过于求现象,供求比达1.7。而随着成交不利状况持续,北京商品住宅存量不断攀升,目 前消化周期需要15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本已竞争激烈的市场而言,高库存意味着销售压力徒增。由此,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房企更为注重开源节流,降低拿地积极 性。

  土地出让条件苛刻,自住房高退房率加剧房企谨慎态度

  近几年,中央对保障房工程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招拍挂地块配建保障房成为不少城市土地出让的条件。然而,与其他城市“限地价、竞配建”政策不同的 是,北京将自住型商品房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其入市价格要求比周边同类产品低三成,即在“竞配建”的基础上,还需“限房价”。可以说,目前北京所执行的土地 出让条件是全国最为苛刻的,房企为拿到心仪地块,不得不选择加大配建面积实现突围,而拿地后,可以用于开发盈利的空间已被步步挤压。

  而令房企更为纠结的是,作为保障中低端住房需求的自住型商品房,并非实至名归。以首个摇号的自住型商品房金隅汇星苑为例,在正选组1882户家 庭中,有349户家庭放弃此次选房资格,占比近两成,随后备选组600户家庭加入摇号选房,又有200多户家庭放弃资格,弃选比重甚至超过正选组。7月 初,第二个自住型商品房首创•悦都汇从公开摇号至选房结束,一周的认购时间,544套房源还剩余64套。自住型商品房高达20%的弃房率,是部分客户不认 同的写照,然而购买自住型商品房有客群限制,一旦客户在选房环节改变想法,项目销售将陷入困境。参考已公布摇号结果的项目,房企在后市拿地中更为谨慎。

  土地、楼市双双遇冷,下半年市场或面临更大调整

  综上而言,我们认为,北京楼市成交不利已对土地市场产生影响,土地成交降温,将市场带入楼市、土地双双遇冷的局面,加速总体市场进入下滑通道。同时结合自住型商品的高退房率,二手房市场连续下滑,我们判断,下半年北京市场或迎来更大调整。

  其一,自住型商品房集中入市,吸附大量刚需客源,冲击商品住宅市场。根据北京市住建委信息,2014年,全市将供应5万套左右自住型商品房,而 2013年,北京全市成交的商品住宅在10万套左右,大体量自住型商品房供应,无疑是与商品住宅市场争抢客源。从金隅汇星苑中签率68:1,首创•悦都汇 中签率50:1的数据,自住型商品房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吸引众多刚需型客户趋势若骛,普通住宅难以与之抗衡。据悉,在金隅汇星苑摇号当日,周边已有项目对价 格进行下调,随着更多自住型商品房上市,目前北京市场房企观望情绪将有望打破,市场或将迎来一轮实质性降价。

  其二,楼市变动与土地市场波动相互影响,土地拍卖未达预期对楼市是一种刺激。上半年以来,北京市场降价一直以小打小闹的形式存在,或低价入市、 或“零”首付、或“降价险”,年中中断的土地拍卖催生房企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降价上,谁不不愿去做“出头鸟”。作为北京市场下半年首次土地拍卖,所布局 的房企纷纷关注,效果未达预期释放了悲观信号,而在上海,却在同期诞生单价地王,一北一南,境况大相径庭。随着北京市场局面逐渐清晰,个别房企率先行动成 为大概率事件,下半年,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调整。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