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李叶 2025-08-11 09:20:17 来源:中房报
任职未满两年,“明星职业经理人”孙群存离开了象屿地产。
8月8日,有消息称,象屿地产营销总经理孙群存已于一周前离职。随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一位接近孙群存的人士处确认了上述消息的真实性。
就孙群存离职原因和象屿地产后续计划等问题,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向象屿地产进行了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象屿地产进行了多次架构、人员调整。
4月,象屿地产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原天津公司、唐山公司合并至沪浙区域,重庆公司合并至江苏区域,调整完成后,全国仅剩余3家区域公司,分别是沪浙区域、江苏区域、海西区域。
5月,象屿地产原沪浙区域总经理鲍轶群转岗担任公司运营副总经理,沪浙区域总经理职位由象屿原江苏区域总经理吴杰接任。
三度跳槽的营销精英
翻开孙群存的履历,几乎是一部“地产黄金时代”营销人的标准模板。
1987年出生的他,手握天津大学本科与南开大学硕士学历,2010年以华润置地“百匠新人”管培生身份入行。在上海的7年,他从一线置业顾问成长为百亿级城市营销负责人,经手项目屡创销售纪录。
2017年,孙群存作出职业生涯关键抉择——离开央企华润,加入激进的闽系房企融信集团。年仅32岁即升任集团营销总经理,带领融信从百亿跨越千亿门槛。值得一提的是,融信之前也曾持续深耕长三角,在上海打造了诸多项目。
即使在2023年初融信美元债暴雷的至暗时刻,孙群存也带领团队坚守回款战线。从2022年下半年一直到告别融信 ,孙群存也一直与融信的总裁、CFO 承担了资产和负债管理及现金流管理工作。
2023年初,孙群存转投北京金辉集团,担任营销中心总经理。但短短半年后,他再度转身,于当年9月加盟象屿地产,接替老将周骏担任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
孙群存加盟时,象屿地产也正将上海视为“翻身仗”的核心战场。
象屿地产于2021年开始重点布局上海,2022年其大展拳脚狂揽6宗地块,2023年也获取4宗地块。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的扩张,使得象屿地产在上海的销售额大幅增长。2023年,象屿地产以284.7亿元的销售额杀入上海房企TOP5。
与此同时,胡新立董事长力推的“厦门上海双总部”战略全面启动。
从孙群存过往公司属性和区位来看,都与象屿地产当时的业务重仓有着较高契合度。孙群存也被认为可以从营销战略、营销资源、战术打法等层面,给象屿地产进行赋能,助力其进一步在长三角和上海进行深耕。
业绩乏力与人事调整
现实却比期望残酷。
上海虽是国内房地产韧性最强的城市,但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城市。进入2024年,象屿地产显现出乏力态势,不仅多次在土地拍卖中“陪跑”,业绩也进入下滑通道。
2024年全年,象屿地产在上海共摘得3宗地块,拿地数量较2023年减少1宗,更远低于2022年。而2025年至今,象屿地产也仅获取了2宗土地,且其中一块是与国贸联合竞得。
随着拿地节奏的放缓,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其2024年销售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象屿地产在上海的全口径销售额分别是263.7亿元、284.7亿元、124.22亿元,其中2024年销售额相对前两年直接“腰斩”。
2025年上半年,象屿地产在上海的市场表现仍在承压。克而瑞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额仅79.37亿元,排名跌至第16位。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据克而瑞统计,2024年,象屿地产全口径销售额为279.9亿元,2023年是425.1亿元,2022年是330.4亿元。其中,上海市场占比分别为44.38%、67%、79.8%。
可见,虽然上海市场是象屿地产的重仓之地,但其在上海的土地储备并不占非常明显的优势。4月,象屿地产还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天津公司、唐山公司合并至沪浙区域,重庆公司合并至江苏区域,调整完成后,全国仅剩余三家区域公司,分别是沪浙区域、江苏区域、海西区域。
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猜测,孙群存的离开或许与象屿地产的业绩压力和战略调整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5月,象屿地产在2024年初从金地商置重金挖来的鲍轶群卸任了沪浙区域总经理职务,该职位由象屿地产原江苏区域总经理吴杰接任。对此,一位TOP30国企营销负责人直言,“能帮企业持续稳定赚钱的职业经理人才是好经理人,做不到就得出局,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目前,象屿地产还未正式披露孙群存的离职原因和营销总经理一职的接替者。就其后续发展,记者将持续关注。
报告|百强房企7月业绩回落,头部企业拿地意愿正在修复
2025-08-07单月业绩规模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广西:抓好“四好”建设,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2025-08-07要做好保交楼保交房、住房促消费、房地产“白名单”融资、“好房子”建设;有序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城中村改造工作,积极推动商品房去库存;加大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温州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双人最高可贷130万元
2025-08-07职工夫妻双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130万元;单人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80万元,大大增强了缴存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广东:部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2025-08-05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筹集进度,又有效促进了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工作。三季度房企再迎大考
2025-08-01房企再次面对偿债高峰期。政治局会议未提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
2025-07-31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报告|重点城市上半年二手房量升价跌,购房成本继续下降
2025-07-30二手住宅已经成为重点城市交易主力军。A股近70家上市房企预告中期业绩,超六成预亏
2025-07-29业绩下滑依旧是行业主流趋势。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