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政府有作为,

住宅建设的节地性研究---住宅形式对节地效果的影响

赵文凯 2012-03-05 14:57:38 来源:中房网

【摘要】:在住宅节地设计中,单元面宽的缩小和进深的加大直接与单元平面设计息息相关。在保证主要居住空间的开间尺度与合适比例的前提下,可通过缩小辅助房间的开间、减小墙厚、减小楼梯开间及合理组织单元的布局等方法来实现。

3.1.1 住宅不同面宽,进深条件下的节地比较

缩小住宅单元平均每套的面宽,加大单元进深,是一种有效的节地方式。拟建立一个住宅概念模型:取4单元组合体住宅,单元面宽为a,进深为b,住宅间距为L,间距系数为1.8,层高为2.8米,山墙间距为8.0米,在不同单元、面宽的条件下,变换a、b值,所得的住宅节地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

在住宅节地设计中,单元面宽的缩小和进深的加大直接与单元平面设计息息相关。在保证主要居住空间的开间尺度与合适比例的前提下,可通过缩小辅助房间的开间、减小墙厚、减小楼梯开间及合理组织单元的布局等方法来实现。

3.1.2 增加板楼的长度的节地效果分析

对板楼而言,若进深不变,而只增加板楼的长度,在兼顾城市景观并且保证合理的使用效率的前提下,增加楼长度,由短板变成长板,可以有效的提高容积率。以下为概念图,用地面积为6232平方米,A方案为三栋住宅,建筑面积为8316平方米,容积率为1.33;B方案加长了住宅长度,为两栋住宅,建筑面积为9240平方米,容积率为1.48,比方案A提高11%,效果比较明显。

3.1.3 住宅顶层处理与节地的关系

住宅顶层借助采用坡屋面和退台的设计可以取得节地的效果。坡屋面与退台设计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五层的住宅间距获得六层的面积和七层的高度。坡屋面和退台的节地源于控制住宅间距的檐口计算高度的降低,源于从住宅用地中减去一层住宅高度所形成影区的面积,这样也就节省了住宅用地。

从表中可以看出,坡屋顶较平屋顶节地性能——容积率的大幅度提高一方面源于住宅间距檐口计算高度的降低,进而住宅间距的缩短,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增加,而且较用地面积减少对容积率的影响还要大。

节地住宅的坡屋面设计,重要的一点是选好屋顶的坡度。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住宅当地的日照条件,尤指当地冬至日太阳正午高度角的数值;二是坡屋顶下部空间的利用情况。二者要兼顾,过缓屋顶空间太小,利用价值不大,过陡又可能遮挡阳光,坡度适当是良好节地性能的关键。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