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5 18:01:26来源:中房研协
一、本周关注
1、关注焦点:央行时隔两年重启降息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这是继2012年7月以后的首次降息。
2、业内观点:
这次降息,是为了配合国务院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基本的手段,我不认为它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宽松的周期。因为货币政策要基于经济整体的一个考量,所以为什么三季度数据出来以后,大家都认为央行可能会降息,主要是三个指标:一个指标就是GDP是7.3,低于人们的预期;第二就是我们CPI降到了1.6;第三个就是可以看到社会融资的成本已经居高不下。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一方面社会融资成本还很高。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是救某一个行业,如果基于这样的判断,作为一个行业的判断,可能是很大的误判。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此时选择降息是理性的决定。不降低基准利率,而通过别的方法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很难的,事倍而功半,直接降息事半而功倍。此次降息,对百姓购房也是利好。降息后房贷按揭贷款利率将相应降低,给有买房需求的百姓带来实惠,有助于支持自住型、改善型住房需求。
——连平,交行首席经济学家
从银行层面分析,此次又是非对称降息,最终利差大幅缩小,个人房贷业务必将大大压缩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将直接影响银行投放个人房贷的积极性。此外,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利率可能将不降反升。由于本次降息结合了非对称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放开,影响较为复杂,不应盲目地以为一定利好房地产,更不应该将其看成是“救市”
——杨科伟,CRIC分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