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排行榜 2025-11-06 10:07:21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5-11-06
- 报告类型:月度排行榜
- 发布机构:克而瑞
导 读
在10月重点监测的30家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未有拿地动作,仅有4家企业单月拿地金额超过50亿元。



榜单解读
前言:10月,受优质土地供应减缓的影响,土地市场延续了下滑趋势。成交面积和金额分别环比下降了13%和20%;同比来看,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5%和33%,市场表现较为低迷。
拿地企业同样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尽管投资百强企业在前十月拿地总货值、金额和建筑面积均同比上升,但自2025年下半年起,典型企业的拿地金额和拿地力度持续下滑。
在10月重点监测的30家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未有拿地动作,仅有4家企业单月拿地金额超过50亿元。
1
土地成交规模同比降幅达年内最大
截至10月25日,全国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建筑面积为605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同比减少25%;成交金额总计1519亿元,环比减少20%,同比下降35%。10月平均溢价率为2.7%,再次刷新年内最低纪录。仅有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仍维持点状热度,但由于月内成交了多宗非热点地块,导致整体平均溢价率有所回落。在本月成交总价超过10亿元的14宗宅地中,仅有上海和杭州的3宗优质宅地实现了溢价成交,其余地块均为底价或低溢价成交。

2
货值百强门槛同比下降5%
截至10月末,新增土储货值百强门槛值为42.8亿元,同比下降5%;新增总价百强门槛值为19.9亿元,同比提升5%;新增建面百强门槛值为37.1万平方米,同比回升4%。

3
投资百强拿地金额同比增45%
新增土地储备百强企业的货值、金额及面积总量同比全面回升,展现出筑底反弹的积极态势。
截至2025年10月末,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拿地新增货值、总价和建筑面积百强之和分别达到19443亿元、10332亿元和7551万平方米。其中,货值同比增长27%,金额同比增长44.9%,建筑面积同比微增3.8%。

4
新增货值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至70%
截至10月末,销售百强新增货值的集中度再度提升。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回升至70%;其他各梯队中,TOP11-20占7%,TOP21-30占8%,TOP31-50仅占4%,较9月末大幅下降8pts,此外后50强占比为10%,环比小幅上升4pts,可见除10强外,部分企业尤其是地方性民企投资积极性边际改善。
拿地销售比方面,2025年1-10月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为0.29,较9月末降低0.02。分梯队看,销售TOP10房企拿地销售比高达0.42,投资积极性远高于其他房企,且10强中有4家房企拿地销售比超过0.5;其余梯队中,TOP21-30和后50强拿地销售比分别达到0.26和0.24,此外TOP11-20拿地销售比为0.12,TOP31-50拿地销售比为0.08。

5
单月拿地金额较前三季度月均下降近三成
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典型企业拿地金额、拿地力度持续下滑(9月剔除东安路地块影响,整体拿地金额维持低位)。10月份,在优质地块供应放缓及销售压力较大之下,房企投资金额维持年内低位。
CRIC重点监测的30家企业投资金额486.2亿元,环比下降61%,同比增长33%。与今年前三季度月均相比,降幅仍达到28%。其中超过半数企业10月未有新增土地入账,单月拿地超过50亿元(全口径)的企业仅有保利发展、中海地产、招商蛇口、越秀地产等央国企,其他企业投资金额均不足30亿元。由此可见,当前企业拿地的态度十分谨慎。另外,各家企业拿地的策略基本保持一致,即以核心一二线城市优质地块为主,且较二季度更为理性,不盲目溢价拿地。

6
四季度拿地继续保持谨慎和理性
在土地市场领域,中央部委多次表态,规划建议明确将持续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等基础制度,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同时推进房屋品质提升工程与城市更新工作。预计后续土地市场将在供给侧进一步优化调整:一方面按需求确定各地供地指标,另一方面推动住房新规落地。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当前市场尚未真正止跌回稳以及优质土地供应放缓之下,四季度并不是拿地“窗口期”,需要继续保持谨慎和理性地拿地,预计全年超40%销售百强企业将维持零新增土储状态。随着中央政策落地执行,房企应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城市群,重点关注低密宅地及城市更新项目。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