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穗声:2013房价压力令人担忧 房企转型迫在眉睫

  导   读

蔡穗声:2013房价压力令人担忧 房企转型迫在眉睫

2013年令人担忧的还会是房价,十八大以后政策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新的内容。“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说明政策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没有加码,在这个层面,等于给消费者和开发商吃了颗“定心丸”。如此一来,消费者该买房还是得买,该买地还是得买地。但是再往后,房价压力依然令人担忧。就市场层面来看,企业在这个阶段很有可能提价。同时,面对变化的环境,房企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嘉宾介绍

蔡穗声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

远见者声音
2012印象
中房网 您如何评价或总结2012年广东的房地产市场?

今年广东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整体来说跟全国是一样的,前几个月比较低迷,企业资金回笼也比较紧张,销售情况也不太好,同比下降比较多,投资增长、新开工情况都在下降。但从5月份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市场出现了回暖。5月以后整个市场的销售都出现了一种平稳回暖状态,消除了前几个月低迷。逐步进入正常的销售阶段,平稳并不像是2009、2010年那种大起,尤其价格也比较稳定,到1-11月份,整个广东省房地产销售的面积同比增长。价格也增长了3%以内,这种状态我们认为是表面平稳状况。

就企业资金状况来看,由于5月份销售市场好转后,企业的资金状况随之好转,好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资金有所充裕;第二个是市场资金回笼多了。资金的结构比例我们分析认为,到位资金的状况还没有最好的年份那么高,但资金结构已经达到最好的速率,我们分析资金结构一般分析的是四种结构的比例,即:银行资金、自筹资金、外资、市场回笼资金,通常市场回笼资金在50%左右是广东历史最好的年份了,现在我们达到了49%,但在前1-4月,我们的市场所占的资金比例在40%左右,就差了十个百分点,这么少的资金回笼,和银行不会大量放出资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高,通常我们分析资金的两个指标:一个是到位资金的同比,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资金结构,资金结构凡是市场资金占比到50%左右,都是好的年份,企业资金也就充裕了,也不需要依赖太多的自筹资金了,财务成本也会降低。所以1-11月份,广东市场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就出现了之后的土地市场比较活跃,企业拿地比较积极的现象。

也有一个情况值得关注,就是新开工面积还是负增长,我们广东省房协做了10年的市场分析报告,2002年以来,每季度发布一份市场报告,近几年来我们很关注一个指标就是新开工面积,他表明了企业对后市的看法和信心,也预示着他的后市供应量是否充足,就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的信心还不是太充足,新开工面积还是同比负增长,后市还值得关注,但我们一般分析这个指标会在市场销售好转两个季度之后,如果销售好转在第二季度,那么在第四季度应该会出现新开工面积好转的情况。我们现在第四季度报告还没出来。未来的市场状况还有待观察。

 

中房网 房地产企业应该去如何把握城镇化的机会?

这一轮最核心的词语是“市民化”,而以前的城市化多是伪城市化、半城市化,没有把农民当成一个城市公民来看待,把农民排斥在外,通常称为外来服工人员、农民工等,这个群体的人民很难享受到城市中人的待遇,也无法为他们提供同等的公共福利享受,这个是有很大问题的,当然也有历史原因也不好完全否认它,但真正的城镇化、市民化,势必会带来住房和基础设计的大量增加,有专家计算会带来4万亿的投资,我很赞成城镇化是未来8-10年改革最大红利的说法。

中房网 城镇化下广东房企会否发展机会会更少一些?

我认为会更多一些,广东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在统计上是存在问题的。现在全国城镇化水平是51%,但惠及的人口才为百分之三十多,有十几个百分点不属于惠及人口的范围,在以后,按照中央提出的“市民化”部署,要把这十多个百分点转化为“市民化”才能叫城镇化,每年还要增加一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计算,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有1400百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10年间就会有1.4亿人变成城市市民,就以前积累的情况看,之前有接近2亿的人口没有变为市民,以前的两个亿人口加之未来10年间的接近两亿的农民要转化为市民,按照最低配置,住房、道路、桥梁、医院、学校都是必须具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保守的计算,每人最低都不可能少于10万元,10万乘以4亿,就等于四万亿,四万亿虽然都不会完全投入到房地产业中去,但对房地产企业绝对是一个大大的红利。

广东要把以前没有变成市民化的变为市民化,压力依然很大。另外广东有城镇化空间,广东所谓的城镇化程度高,更多指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城镇化水平已达到70%左右,如果按日本东京城市圈的程度作为对比,珠三角的城镇化率完全可以达到90%,因此珠三角依然有进一步加强城镇化的任务。此外,广东的粤东、粤西、粤北还比较落后。因此,我对城镇化的理解上、表述上,与其他专家的观点一致。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一定不要用旧的方式去推进,这样又会回到“世界工厂”的路子上去了,还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要用过去的方式去发展未来的产业。城镇化只是一个过程,中央政府提出市民化概念,我们也不能指望明年就能开放户籍。

2013展望
中房网 对于2013年全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您如何判断?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2013年还有很多积极的方向,就是市场有所好转,政策层面大体稳定,尤其是城镇化的红利也越来越显现,这些所谓好的层面。需要冷静在于我们真的不要以为房地产业界一到形势好的时候就想着付之以往的方式,我们要很深刻的认识到,房地产以往的发展方式造成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既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经济层面:既体现在行业本身的发展是不健康的,也表明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因素,当然这个不利因素不是房地产造成的,而是中国经济发发展方式所造成的,如"土地财政"也不是地方政府想要的,但当前经济的发展方式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赖土地财政,不得不过分依赖房地产业发展,这种现在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或总是抱着"市场好了,我们继续去挣钱吧"的心态给自己挖坑。

社会层面: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社会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使得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有房子的人财富不断增加,买不到房子的人更买不到房子,财富增速也更加缓慢,这不是一个健康社会在发展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虽不是因房地产而起,但房地产在其中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的贫富差距在全世界都是比较高的,我们希望看到未来的贫富差距是逐步缩小的,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房地产市场转型是必须要进行的。

 

 

 

中房网 2013年房地产市场还有哪些不确定风险要注意?

 

2013年令人担忧的还会是房价,这个问题2012年不担心,但2013还是会担心。目前市场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出现一轮高涨的买房买地潮,这说明大家对政策层面放下心来,因为影响市场的其实是几个问题。在中国很大的是政策,政策一变,市场便会随之波动。十八大以后政策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新内容,尽管也讲“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说明政策会一直延续下去,但没有加码,在这个层面,等于给消费者和开发商吃了颗“定心丸”。如此一来,消费者该买房还是得买,该买地还是得买地,这个情况就可以解释当前市场现象,但是再往后,房价压力依然令人担忧。就市场层面来看,企业在这个阶段很可能提价。

中房网 对于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何建议?

房企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发展环境重大变化体现在:一是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从整个行业来看,坚持以往高速发展的增长方式对经济和房地产业都是不可持续的;二是十八大报告确定了今后五年经济和政策基调,经济发展增速减慢给行业转变发展方式预留空间,不大可能依赖房地产救市的措施,货币政策不会太宽松,区别的贷款政策也是主基调。十二五时期,房地产业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以往十年,以往的发展方式不会再继续。

面对变化的环境,房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主要通过产品的平民化和多元化。未来住宅产品的主流市场是平民化首次置业,城镇化过程中普通住宅需求量大;新兴住房市场要求住宅产品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老年住宅、旅游住宅、休闲度假住宅等。为实现转型,房地产业就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实现新型发展路径。

升级主要表现在经营模式的升级。以往我国房地产的经营模式是先建造房子再销售,今后的经营模式应转变为打造产业,走可持续经营道路,实现从香港模式向美国模式过渡 。房地产销售型企业转向销售租赁型企业,把房地产开发投资拆分为房地产投资业与房地产租赁业,把产品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拆分,更好地满足普通百姓的居住需求,实现包容性增长。未来中国房地产业将探索摆脱"类制造业"特性,完成向"服务型"产业过渡的道路;探索中国房地产企业从"开发-销售"型企业转变为"经营-服务"型企业的道路,实现华丽转身,从低级阶段、幼稚时期走向高级阶段、成熟时期。

中房网 2013年房地产市场还有哪些不确定风险要注意?

首先,大的开发商在本阶段本来也没有了大的资金压力,何况年头本来定的销售目标也不高,现在计划完成了,资金也赚到手了,手上货也不多了。从企业行为角度考虑,很自然就会把价格提上去,此外很多开发企业对明年的市场有着乐观的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提价的确会给宏观经济层面造成伤害。根据经验判断,中央政府对这样的情况也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调控影响了宏观经济发展。

此外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即通胀预期。2012年10-11月,食品价格上涨,春节前夕也许会迎来又一轮物价上涨,由此判断,明年通涨预期会更高。一般来看,经济比较紧缩的情况下,政策是宽松的,经济扩张,通货膨胀情况下,政策严厉,对房地产不利。

2013总体判断


房价压力依然令人担忧。



往期回顾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