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吕颖雅 2025-08-18 09:44:07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我买的那套房,是小区历史成交价最高的一套。”
语气平静,却藏不住沉重。2021年3月,余峰在广州天河奥体板块的半山溪谷E墅买下了一套二手房——147平方米四房,总价915万元,折合单价约6.2万元/平方米。
“当时看中的是板块价值。”余峰回忆,那时小区旁刚刚诞生“天河地王”——2020年11月,合景泰富以总价约48亿元竞得该地块,楼面价高达5.1万元/平方米。市场一片看好,合景泰富随后打造的臻颐府,被视为天河罕见的高端住宅项目。
“面粉都快贵过面包了。”余峰相信,新项目的定价会抬高整个板块房价。可4年过去,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买在了一个看似稳妥、实则暗流涌动的“断层期”,通俗地说是最高价接盘。
被重构的“稀缺信仰”
余峰买房时,天河奥体被认为是市区为数不多的低密度住宅板块——环境优越、供应稀缺、价值坚挺。
那时的市场信仰是:中心区地段稀缺,核心地块只会越来越少,越早入场越稳妥。
但从2023年开始,这种“稀缺逻辑”就被改写。
中心城区地块不断释放、城市更新提速、新规住宅地块密集出让、地价回落、房企拿地趋于理性……种种现象悄然打破了“新地块利好旧盘”的传统预期。
数据显示,2023年天河区成交住宅用地9宗,成交建面103.77万平方米,是全市唯一成交量突破百万平方米的区域,同比增长98%,总成交金额达326.2亿元。2024年,天河又成交8宗住宅用地,金额约287.3亿元,占全市住宅成交总额的37.2%。
以奥体板块为例,仅过去两年就连续拍出“世界大观”一至四期地块,成交楼面价约4.4万~5万元/平方米。今年6月,保利发展更以3.05万元/平方米底价摘得航天奇观二期地块。业内认为,该地块不仅为保利留下极大的定价空间,也重塑了奥体板块的价值锚点。
“这两年拍了几块新地,我们小区的二手房就更难卖了。”余峰无奈地说。
在楼市转冷与供应激增的叠加效应下,房价承压明显。今年6月,合景臻颐府推出现房工抵房,单价降至6.2万元/平方米起。同板块的缦云广州,特价单位也普遍落在“6”字头。原本高举的价格标杆,不断被现实拉低。
“新盘定价已经踩到了我当年的买入线。可我这套房的楼龄将近20年,产品配置早已过时。”余峰苦笑。
据贝壳平台数据,半山溪谷E墅一套与余峰同户型单位,2025年5月成交价仅590万元,较他购入价下跌逾三成。
“不是只有二手房受影响。”奥体板块某楼盘销售人员表示,虽然保利发展的新项目在位置上相比板块内几个在售新盘略有逊色,但因拿地成本更低,整体定价更具优势。现在的购房者信息获取速度很快,大家都清楚新盘价格可能更低、产品更新,很多人宁愿再观望一段时间,也不急于出手。
更大的变化在于产品代际更新。新地块普遍是新规出让,得房率提升、户型设计优化,功能布局更贴近当下需求。
“这些变化,正在撼动旧有的‘稀缺逻辑’。”一位市区楼盘操盘手直言,以往中心区依靠“物以稀为贵”维持价格,如今地块持续释放,竞争焦点转向产品力和定价策略。例如起步户型设计更极致,以降低总价门槛;高配产品普遍做到南向四开间,空间感更强也更灵活。反观早年入市的项目和多数二手房,则普遍存在户型不合理、得房率偏低、配置老化等问题,在客户眼中“性价比不高”。
不再有“唯一”
林静的经历,是另一种版本的余峰。
2021年,她以约1000万元的价格买下海珠区中海观澜府的一套124平方米四房,南向望江、格局方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改善居所。“那时候江景四房是稀缺资源,中心地段更是少之又少,我愿意为‘唯一性’买单。”
但收楼没多久,项目前方原本规划为商办用地的地块却进行调规,改为住宅开发。得房率更高、价格更合理的新盘面世,改变了区域内的供应格局。
“不是房子不好,而是市场逻辑变了。”林静说,她所面对的,不只是新盘定价“贴地气”,更是从前是“只此一家”的心理预期,如今被“后浪”轻易掀翻。
今年4月,越秀·江湾潮起项目入市,户型最高使用率超120%、离江更近,高区大户型起步价“7”字头,低区甚至5.5万元/平方米即可选到不错楼层。同等面积、空间更大的新房,价格比她当年的购入价低了近百万元。
“我们小区很多好楼层的江景房,当时入市价都在7万~8万元/平方米,如今二手成交基本是亏本。”林静说。
贝壳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海观澜府成交一套127平方米单位,总价816万元,折合单价6.4万元/平方米,远低于林静的入手价。
而类似的剧情,也在琶洲南上演。
作为广州高端住宅标杆项目之一,琶洲南TOD售价常年维持在10万~14万元/平方米,2023年、2024年连续夺得广州楼市“销冠”,是不少高净值人群眼中的“价值天花板”。
没承想,随着片区一宗商办用地启动调规,将转为住宅用途,打破了原有的“闭环逻辑”。对于旁边的琶洲南TOD项目业主来说,震动不小。
不过,市场也有不同声音。从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在核心区域通过优化商办地块功能,适度增加高端住宅供应,有助于缓解片区住宅供需失衡的矛盾。
“‘商改住’短期内确实会对周边一二手房价产生影响。但从长期看,高端居住板块的连片开发,更有可能形成新的价值共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对市场而言,真正的稳定,来自于供需结构更合理,而非人为制造“稀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余峰、林静为化名)
记者手记
掉队的不是人而是楼市节奏
余峰和林静,都不是盲目购房者。
恰恰相反,他们曾是最理性的一批买家——买在市中心,选择当时被普遍认定为楼市“稀缺”的板块,判断清晰、逻辑合理。
可是,时移世易,他们的房子却跌进了时代的缝隙。
不是因为看错了方向,而是因为市场的节奏,早已快过了个人决策的周期和期望值。
“现在市区竞争就是这样!”——在广州楼市,在人们还停留在“稀缺”预期中的时候,新的竞争者格局已经改变原有游戏规则。
7月多项房地产指标下行,止跌回稳工作还需持续发力
2025-08-15市场回稳基础依然扎实。报告|二手房成交动能减弱,去化周期同步提升
2025-08-14一线城市成交“领降”,二线城市继续分化。报告|上半年购房压力有所缓解,近八成城市进入“低压区”
2025-08-12各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继续下降。上半年50城库存整体下行
2025-08-11部分城市去化周期仍超18个月。报告|百强房企7月业绩回落,头部企业拿地意愿正在修复
2025-08-07单月业绩规模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广西:抓好“四好”建设,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2025-08-07要做好保交楼保交房、住房促消费、房地产“白名单”融资、“好房子”建设;有序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城中村改造工作,积极推动商品房去库存;加大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温州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双人最高可贷130万元
2025-08-07职工夫妻双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130万元;单人缴存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80万元,大大增强了缴存职工的购房支付能力。广东:部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2025-08-05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筹集进度,又有效促进了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工作。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