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浦湛 2025-07-11 09:05:41 来源:中国建设报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政策效应明显。保交房攻坚战有力化解了商品住房交付风险,切实维护了购房人合法权益,增强了市场信心。“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一揽子政策落地,各地因城施策,政策组合拳效应持续释放。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实现了正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从结构上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表现:
一是“好房子”引领市场热度,好地段、满足改善性需求的“好房子”去化快,价格支撑性较好。根据中指数据,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月度环比上涨或持平的城市数量在40~60个之间,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16%。重点城市库存去化周期普遍缩短;二是市场改善向土地供应端传导,3月,300城土地出让平均溢价率达到18%;三是租金回报率提高,核心城市的租金回报率较2021年的低点有明显提高。
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需要积极应对,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近期的政策看,多措并举促进稳预期增信心。
一是进一步激活需求。今年5月,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5年以上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降至3.5%和2.6%;上半年,多地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提取公积金用于首付、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这些需求端政策支持了住房需求释放。
二是以“好房子”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国家层面着力推动“好房子”建设,《住宅项目规范》的新标准5月施行,各地加大“好房子”供给,以新的供给带动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在推进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方面,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提升了居住品质,也拉动了装修等产业发展。
三是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在专项债、专项借款等政策支持下,加大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力度;地方政府落实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的自主权,扩大存量商品房收购规模;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改善供求关系。
四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城市更新行动两大举措将有力支撑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房地产发展处于新旧模式转型期,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一项重要任务,要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制度,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同时,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交汇,有关支持性政策也将惠及房地产领域。这两大举措的推动实施能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广东、浙江调研时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各地切实扛起责任,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下一步,从政策导向看,将进一步提升政策效果,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土地市场半年考
2025-07-10上海、杭州、北京包揽土地成交金额前三名。报告|近六成百强房企业绩环增,投资积极性筑底回升
2025-07-09市场整体延续企稳走势。住建部:多管齐下 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025-07-07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北京最新部署: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
2025-07-03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限外令”有望松绑
2025-07-02放松外资购房,大势所趋。报告|房企持续精简结构,区域合并与管理扁平化成主流
2025-07-01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众多房企走上精简结构之路。央行: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025-06-30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多地密集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
2025-06-27公积金支持购房力度再加大。
- 09:03
- 08:39
- 08:31
- 08:29
- 2025-07-10 11:25:30
- 2025-07-10 10:52:28
- 2025-07-10 10:49:06
- 2025-07-10 10:46:10
- 2025-07-10 10:41:53
- 2025-07-10 10:40:08
- 2025-07-10 10:35:11
- 2025-07-10 10:25:41
- 2025-07-10 10:16:12
- 2025-07-10 10:09:28
- 2025-07-10 10:06:28
- 2025-07-10 09:58:22
- 2025-07-10 09:48:33
- 2025-07-10 09:44:42
- 2025-07-10 09:40:46
- 2025-07-10 09:38:23
- 2025-07-10 09:35:55
- 2025-07-10 09:35:11
- 2025-07-10 09:33:49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