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进: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与规划

2012-11-26 13:25:28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宜兴市副市长 何晓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江苏省宜兴市的何晓进,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参加2012年老年住区典型项目交流会,并就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与规划这个主题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个探讨和交流。

参加今天这个研讨会,刚刚听了三位会长的致词和演讲,特别是听了太阳城朱董事长的介绍和刚刚吉利大学乌院长的演讲,让我作为政府的分管领导,觉得这样一个研讨会确实受益匪浅,也给我很多的启示、很多的帮助。

应该说人口老龄化确实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突出现象,老龄化社会也成为我们国家的最重要的国情,我们国家老龄化情况数量特别大,现在老龄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还有我们国家老龄化的社会特性也很明显,大家都讲中国是世界上很特殊的一个超前工业化、超前现代化,未富先老的一个现象非常严重,再加上我们国家的人口政策所造成的空巢家庭的现象,对于我们国家老龄化相对而言,跟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更加突出。再加上前面几位领导也讲了,我们国家政府应对老龄化的准备其实可以说也不是很充分,甚至目前仍然没准备好。所以现在我们要更紧迫的行动起来,应对老龄化社会,确实是当务之急。

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势和背景下,作为我们城市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应对老龄化社会责无旁贷,我们必须发挥高效统筹的作用,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起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做好制度的设计,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老龄化的程度、养老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制定养老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科学设计制度框架,合理规划实践的路径,使中国老龄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政府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更需要托底、扶高,政府必须把老龄基础服务设施、社会底层养老人员的底托好,比如现在的敬老院、社区的居家养老的服务中心,所以是托底,第二是扶高,我们必须靠市场的主体来建立中高端的养老市场,促进养老产业多元化、分层次的健康发展;三是要做好体制的创新,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系统工程,仅仅靠政府的资金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管理规范、法律保障来激发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引进有较强实力的市场主体投资养老产业,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从而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统一和有机结合。

在过去一段时间当中,宜兴市作为江苏长三角的县级城市,在养老事业发展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主要是三件事:第一是在机构养老方面,我们还是比较重视,过去这段时间可能在我们宜兴这样的城市,更多的还是政府在做,主要是政府在单打,机构养老包括敬老院的改造,基本完成,现在的总建设面积,有26家养老机构,建筑面积达16万平米,固定资产接近2亿元,拥有床位5244张,按照现在宜兴的老年人口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达到2.3张。现在的供养对象有2532人,工作人员376人;第二是居家养老,我们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办法,从制度上给予保证,政府给补贴,我们投入500多万建立3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社区的资源成立了义工活动会,帮助老人,全面开展家政服务,医疗康复,健身锻炼等方面的服务,农村有村老年协会,依托老年活动室,拓展服务项目,我们国家最多的老年人口还是在农村,现在开始大家都重视了,政策也开放了,可能未来三到五年城市的老年人口会有相当好的养老服务,但是大量中国农村老年人的保障和服务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第三是家庭养老,提倡全方位的孝道文化,开展孝道文化进校园,评选爱老模范,带动社会良好风范的形成,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社会的温暖。通过这些活动使绝大多数老人在目前情况下还是依靠在和睦的家庭里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像全国许多城市一样,面对如此数量大、增速快、变化很多的老年社会的来临,我们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就是富裕的中产阶层的出现,富裕阶层高端养老需求的满足应该是还没有很好的应对,二是长寿效应的显现,老人群体的增加,全护理、半护理群体的增加,这些需求我们做得也不是很到位,三是空巢家庭的增多,我们也没有很好的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一个时期还是要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匹配,与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有偿、无偿、低偿服务相结合,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具有宜兴特色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让宜兴的老人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我们在后续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二是坚持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政策扶持与资金扶助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将采取几个主要的措施:

第一是科学编制养老服务的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方针,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规划,促进全市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我们规划到2015年每百名养老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4张,到2020年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张,基本形成90%以上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6%的老年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4%的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服务,使全市养老服务由经济型向舒适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第二项措施是全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委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服务,让老年人既不脱离家庭,又能获得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到今年年底,城市社区基本建成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网络,40%的农村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到2015年,80%的农村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到今年年底我们在城区所有的社区都有居家养老的设施,到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和所有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全覆盖。

第三个措施是有计划发展机构养老服务,按照政策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打造一批理念先进、设施完备的企业,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们也将根据国家、省的有关规定,进行床位补贴、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并在土地使用上优先安排。刚才前面我们朱会长讲了,我们作为政府也接待了太多太多以养老为名搞纯粹地产开发的企业,太多太多了,按照我们对真正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的开发企业,我们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非常之大的,在这方面我们也特别介绍我们江苏中大集团,应该说中大集团也是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他们通过老龄化社会的表象看到了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前景,跟我们政府合作,在宜兴建立一个九如城,养老养生的综合体,应该说规划的定位、起点和未来可以期待的养老综合体的水平都应该是比较高的,待会儿潘董事长还会做专门的介绍。

第四个措施加强政策制度的研究,政策法规是做好老龄事业的保证,要将碎片化的制度系统化,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服务和检查,确保老年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去年我们系统的考察了日本和韩国的养老机构,比较下来,更多的责任应该是我们政府,我们应该有所为,目前从顶层实际的角度看,确实我们中国需要中央政府做很多的事情,所幸的是刚刚召开了十八大,目标是 2020年中国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相信老年人的幸福、老年人的和谐,一定是中国未来小康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也非常期待着在未来,中国的老年事业会有非常快速的发展,借这个机会也邀请我们在座的领导、专家和各位企业能到江苏、宜兴走一走,检查指导帮助我们宜兴养老事业的发展,也欢迎大家参与我们宜兴养老产业的发展。

最后,预祝我们这样一个会议圆满成功!也祝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注:本稿由现场速记稿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