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9 11:29:45来源:中房网
韩永文:尊敬的刘志峰会长,侯云春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中国中小城镇综合开发运营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为湖南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我省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借鉴全国的经验,进一步开创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在此,我谨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8月份,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株洲市召开了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好做法、好经验,研究提出了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对策。
可能在座的专家、学者和领导注意到了,我这里用了一个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对这个问题在湖南省决策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也是有讨论的,有争议的。我们也注意到,中央层面始终没有提新型城镇化这个概念,中央前几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领导们讲话还是城镇化。在湖南省,曾经就这个问题展开过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论坛,通过专家学者们的讨论来定义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概念,特别是探讨新型城镇化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否存在着必要和发展的空间?在湖南省讨论的时候,我们原来也想按照中央的要求就提城镇化发展。那么,湖南省委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念以后,我们也在试图来讨论和认同这个问题。想一想,应该说在现阶段发展时期,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化还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土地节约使用、生态文明建设等等方面,应该说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注入一些新的内涵,而这些新的内涵是不是就是新型城镇化所应有的内涵?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也能帮助我们湖南来分析这个问题。
下面,我就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谈两点认识: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条明确战略。
党的十八大指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海内外媒体评论,这是中国的“新四化”,城镇化在“新四化”中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一,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重要内省动力。城镇化建设不仅创造大规模的投资需求,而且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1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去年的51%,但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湖南的差距更大。去年,湖南的城镇化率只有4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刚才侯主任所介绍的“半城市化”的问题,湖南的城市化率更低一些。说实话,湖南是农业大省,人口有7130万,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很多,这些农民工户籍还留在家乡,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多数没有统计,湖南的耕地也非常有限,人均只有0.8亩。这就说明,我国特别是我省的城镇化发展很落后,也说明我国我省城镇化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第二,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居民不能同等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变,不断提升内需发展的动力,地少人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湖南的基本省情。土地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最稀缺的要素资源之一,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才能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效发挥城镇功能,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的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半城市化”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进城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小孩就学、住房等方面不能享受到同等待遇,农民进城后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这种半城市化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真实进程,要打破这种半城市化状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进城务工农民,让农民工市民化,真正实现人口城镇化。为此,需要强化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交通、电力、供水、燃气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教育、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商业网点、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同时,要消除农民在就医、就业、居住、就学等方面的均等性,让他们真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体面,共享城市文明。
科学规划对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规划做得好会带来巨大的集成效益,反之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日本、韩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成果,在很多程度上得益于科学规划的引领,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富有远见的规划,对今后我国建设可持续性城市发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规划的引领性和建设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根据各个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我们需要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推动生产要素在城镇合理配置,强化城镇体系中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功能发展布局,形成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
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事关改善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必须承认相对于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而言,我国的城市管理建设是落后的,城市管理水平总体上不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要求在管理理念上要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在管理主体上由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主体向社会共建管理转变,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在会议上有很多人在探讨、评论大汉模式,应该说大汉模式在全国,在湖南都形成了一个典范。但是,对大汉模式的总结、研究、推广,我们湖南做得还是不够的。大汉的模式有没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形成更加完善的一种运营机制,也是可以探索的。比如说,大汉模式主要是在建城上下功夫,如何在将来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设计上以及协助政府参与社会共同管理城市,提高城市的品质,特别是城市管理水平,这些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例如,市政设施维护、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清扫保洁、渣土清运等,可以利用市场化的方式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来参加,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杜绝暴力执法,野蛮执法,改变传统的主要通过管控压罚实施城市管理方式,善于运用群众路线方式、民主方式、服务方式,正确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城市秩序和群众利益的有机统一,等等。
我把这些定义为城市治理的问题,应该说全国在目前阶段比较注重城市建设问题。但是,对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治理还缺乏研究,我们急需在这一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此外,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还需要大力破除体制,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只有不断推动土地、户籍、财税形成管理机制等方面,大胆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今天的论坛丰富,对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湖南的同志们应该认真研究吸纳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我省的新型城镇化工作。
最后,祝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