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 14:58:53来源:中房网
德国蕾娜范国际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少东分享德国养老模式
刚才前面几位专家讲的非常精彩,现在时间比较紧,我想我的报告使大家能够提神,因为我不需要翻译。
现在讲一下德国的发展,前面你们刚刚听了荷兰和英国的发展,事实上有共同点,但是也有不同点,不同点就在于德国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全面。
我们看一下德国人事实上进入老龄化的时间从表格上可以看出来,1960年,1970年他们的平均岁数没有什么变化,都在35岁左右,但是到了1980年突然增长到37.1,2011年一直往上走。我就推测德国进入老年社会是1980年开始,德国人的年龄是43岁,德国放大以后可以看出来平均年纪是43岁,德国平均年龄是79点多,男性79.7,女性82.74。中国人已经76岁了,但是德国人平均寿命是79岁。
德国2010年人口是2千多万,人口是8.17千万,65岁的人还是相当精神的,从我们公司经验来讲75岁的人也是相当好的。我个人的建议65岁是好的,老人已经将近20%,1600万人步入了老龄社会。我们看一下预测,1911年人口从下往上走,比较年轻,当时1911年德国人平均寿命预测是45岁,1996年,2030年,2050年不得了,这两个数字可以看一下。根据这个问题德国政府如何对老龄化进行支持?跟荷兰不同的是,德国的争论已经不存在了,在2001年以后基本上德国的政府干预度已经撤除了。
2010年德国主要老年行业的收入是743亿欧元月收入,护理行业收入是318亿。但是这个钱从什么地方来?医疗保险出的最多,是1923亿,护理保险215亿,国家财政补贴138亿。现在就说为什么保险在德国做得特别好?因为德国19世纪末就把养老保险引进进来了,整个20世纪先后诞生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一直到了1995年开始实施护理保险,护理保险实施以后,2010年的统计就业人数达到了97万人。护理行业工作人的人数比在汽车工业还要多。
看一下为什么德国养老方面有那么大的发展?因为国家把护理保险,打个比方这是护理保险,2012年居家养老需要财政收入。所以护理保险第一级450欧元,第二级1100欧元,第三级是1550欧元。护理保险并不是全保险,私人还要出一部分钱。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德国给护理企业进行补贴,主要的收入是从个人收入里边的,比方德国公司占到31.4%,销售税是34%,企业所得税只有2.3%。那就是说护理行业只缴企业所得税,一般护理行业还要缴营业税,还要缴销售税。
地方政府对护理行业有什么支持?有些富裕的地方政府也给出了很多政策上和财政上的支持。比如说我们今年实施的小型老年住区,慕尼黑低价非常贵,政府跟房地产商就谈,你如果用于公共事业,我就给你一个指标,把地价压到了550欧,我们就开发了108个床位的养老院,另外还有49套老年公寓。这是政策上的支持。财政上的支持,每个床位1600欧元,108个床位一共给我们170万欧元的支持,德国政府养老方面的政策还是很大的。
因为今天谈了很多居家养老的问题,我们的公司是1995年兴起的,当时是搞居家养老的,我们是上门护理的,我们开的车子在德国有400多辆,到处在柏林、慕尼黑到处在走。因为居家养老不可能24个小时都在,据我们2011年的统计每个居家养老得到服务的时间在不到半个小时左右。如果他们需要更多的照顾,或者他们的子女出去渡假,谁来照顾他们?除了上门服务以外,我们还有日间照料中心,就是所谓的托老所,他们可以到那边去,我们再来居家上门服务。如果从医院刚刚出来,或者亲戚渡假去了,他可以进短期托老所。
居家养老模式要以上门服务为主,以日间照料中心和短期托老所为主。因为中国现在也没有护理法,也没有护理保险,如何支持他们的问题还是将来要讨论的问题。下面谈一下我们的机构养老,德国现在按照护理法的规定,大概有230多万人是需要护理的,根据专家来测试的,有一级、二级、三级。在230万人当中有80人选择机构养老,150万人在家里,150万人里边大概只有50万人选择专业性的上门服务,还有100万人拿着钱自己找亲戚来护理,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
我们看看几个在德国所做的模式,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有点像亲和源的公寓。我们自己开发一整套的标准,在这上面用了很多硬件服务设施,就像监护器,但是要根据本人要求,因为德国法律是不允许随便监视人的。在这里边如果需要护理的话,他们可以找上门服务。
今天重点是老年社区发展,所以我们要看一下德国民营养老院规模的发展。刚才所说的德国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现在大概是12000个养老机构,80万个床位,上门服务养老也有12000个机构。世界著名审计师做了一个预测,2020年9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由于他们有养老保险,而且在政府政策上做了很多调配,根据人口的增长,大家单独在家里也很孤独。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做的努力使得这些养老院的质量非常好,所以我们觉得老年公寓和养老院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你服务到位的话,感觉到他在自己家的话完全可以行得通。
介绍一下我们集团的情况,刚才谈了一下德国的情况。蕾娜范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1995年建立这个公司,我们蕾娜加上范就是蕾娜范集团。目前有2400名员工,居家上门顾客是1600多人,我们的床位是1000个床位。企业的特点,在德国我非常自豪,因为德国人平均43岁,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比较年轻,37岁。而且第二点我们非常注重于跟实际结合,我们把理论结合起来。
我们要建成德国小型老年住区,在德国事实上并不存在,可能我是中国人的原因,会把很多它们的好处联系在一起。打个比方2011年7月份在靠海边建立一个老年住区,里边就有短期托老所,老年痴呆症,特别是发达国家很严重,在中国也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特点,一定要注意。当时90年代的时候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叫老年痴呆症,现在增长速度太快了。
还有一个是2008年在柏林有一个居家护理监护式公寓,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短期托老所。我把上门护理跟机构护理结合起来,亲和源也是属于居家养老的一种。去年12月份在勃兰登堡生活服务中心,有一整套的模块。刚开始打个比方,今年4月份刚刚建立了老年服务中心,得到了慕尼黑政府很大的支持。里边有居家服务监护式工具,49套养老院,108个床位,下面有分短期托老所等等。
(见PPT),这是我们准备明年年底正在开发的,估计今年9月份和10月份可以动工,也是根据我们一整套模块发展起来的。但是你看一下这是老年住区的模式,里边设备很重要,如果单独一个房子并不能说明情况,但是我们看里边的设备。打个比方里边有餐厅配套,中心厨房,德国的厨房跟中国不一样,德国厨房非常干净。因为德国非常干净,所以洗衣机跟烘干机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阳台用具,这个是公共生活区,这些都有我们的一套标准,每次都有不同的颜色装璜起来。这是一个简图,老年公寓内部是什么样子。比如说在慕尼黑居家监护式公寓一间房间,我听说在中国肯定是没有市场的,都是大的。但是德国人比较实在,在慕尼黑几十亿资产的人非常吝啬,跟中国完全不一样的。某些方面跟奚总讲的还是有相似的地方,吃饭每天标准还是一样的,只是语言上和文化上有区别,但是这个区别通过二十年到三十年以后就一样了。
我们看一下老年公寓内装璜及设备家具,我们有一整套的标准。昨天我去了产业展览会,有很多很漂亮的床。但是欧洲是木头颜色,像日本做得质量很好,也很精巧,但是总觉得欧洲感觉上质量更成熟,也不会坏的感觉。每个养老院有100个床位,20张床位功能很强,4个床位一般,其他床位就稍微低一点。
我们看一下卫生间是什么样子,这是升降浴缸,一整套的升降浴缸,洗刷机很方便,弄完了以后两分钟拿出来了。这一套中国的确可以做,一整套要跟上来。这是电子通信仪器,每个层次都有信号器。你想想德国目前有12000个机构在里边,我们也是其中之一,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所以物流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你要集中采购可以降低很多成本。比如说这一套,如果单独去买的话可能很贵,但是如果集中采购的话就比较便宜。一般价格据说在4000—10000之间,具体来讲120个床位有多少设备,通过我们的物流集中采购,每个床位最多5500万,而且质量跟8000块和9000块没有什么区别。集中采购要有很多的知识和理论,我们在那边已经掌握了很多的经验,而且我们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合作伙伴跟研究所共同研制了供老人用的家具,这是物流采购,车辆有400多辆。这些是由后勤部门来做的,经验是设备管理好,经营好,但是还要有你的后期。
设备只是硬件,软件事实上起到了70%的作用,不管一个房间多么大,多么漂亮,但是如果你的员工培训不行或者太僵化了,或者不以顾客至上为主。我们有这个例子,教会的养老院虽然很漂亮,太僵化,不是顾客至上的观点来操纵,所以不行。我们有几大特点,本身我是在中国受的教育,而且又工作了三年,到了德国以后会把优点很好地和德国的框架结合起来。2006年建立了我们的学院以后,我们一直不断地发展,在精心扩展和加深我们的培训计划。
这是基础培训,这是专业培训,另外我们还定期进行讲座,我们的伙伴都是保险公司和专业医院的,因为保险公司要给付钱的人打好关系。作为中国人完完全全懂得这个意义,所以需要通过举办不同的讲座,所以在这方面的合作是很好的。
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