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乐如:保障房政策应具备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

2011-10-29 18:39:02来源:中房网

扫描二维码分享

    10月29日,2011(首届)中国保障性住房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论坛的“双轨时代房地产市场变与辩”的主题对话环节,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就商品房和保障房双轨制度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发表了精彩言论。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

    苗乐如:提出这个题目也是我们协会本身研究的任务,推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我觉得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合我们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住房体系,是我们整个住房制度的一个纲领性的思想。刚才您谈到房改前或者改革开放前靠福利分房,实际上在1998年国务院颁布下发的23号文件中已经讲到了要使高收入的人群通过商品房解决,中低收入通过经济适用房解决,低收入的通过廉租房来解决,已经有了这样的提法。

    解决住房问题必须要调整我们的住房分配制度,也就是说一部分的人实际上是收入高的,能够通过市场买得起房的人,正如刚才讲的以改善和舒适性住房为主体的这部分人的住房靠市场;那么中低收入或者说是低收入的不可能靠市场来实现。所以从这个进程来看,我的体会是实际上无论是发展房地产企业也好、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好,推进保障房建设归根结底一个目的就是要实现住有所居,要解决社会群众住房的问题

    调控的实践、市场发展的实践,回过来就是中央确定的建设保障房的政策。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应该是一个顶层设计的思想,是应该指导我们中国住房制度建立,包括供给和分配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两个体系建成之后,我想能够到位的话一定是有利于我们市场健康蓬勃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的。

    其次,我需要讲的就是刚才刘会长所讲到的,保障房占20%从中国总体上来看,包括从国外的保障房比例来看,这个比例不是高的,覆盖面也并不算高。但是针对着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地区,市场价格和群众购买力差别大的城市有可能比例会相对高一点,那么市场价格和群众购买力接近的中小型城市、县级城镇有可能比例要低一些,这一点我们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在推进保障房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市场和群众购买力来把这个任务完成好。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苗乐如在论坛对话环节发言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
{"code": 200, "msg": "u5df2u7ecfu4e0au4f20u8fc7uff0cu4e0du8981u91cdu590du53d1u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