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跟进,一线城市集体再松绑

政策编辑部 2025-09-08 08:32:17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扫描二维码分享

  继北京、上海限购政策调整后,9月5日,深圳也跟进发布调整政策。

  自9月6日起,深圳户籍及社保1年以上非户籍,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非户籍无社保,在以上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限购2套。同时,盐田区、大鹏新区不限购。

  对比北京、上海政策,深圳此次限购松绑力度明显更高,限购区域明显缩圈,仅保留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

  去年9月末北上广深先后限购松绑,广州成为第一个全面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此后,2024年第四季度整体市场复苏明显,整体走出翘尾行情。

  今年9月初,一线城市再次政策松绑,或将带动“金九银十”市场止跌回升。

4

  2025年9月5日,深圳发布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符合深圳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户籍及社保1年以上非户籍):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在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购买商品住房套数不变(户籍2套,非户籍1年以上社保1套)

  2、非户籍无社保: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限购2套;不能在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购买商品住房。

  3、在盐田区、大鹏新区购买商品住房不限购。

  4、成年单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

  5、企事业单位在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需同时满足设立年限满1年、在本市累计缴纳税款金额达100万元人民币、员工人数10名及以上条件。在其他区域购买商品住房,无需满足上述条件,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6、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4

  从政策本身来看,深圳的限购范围大幅缩窄,此前的罗湖区、宝安区的西乡街道已不在限购范围内,目前仅剩下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仍执行限购,其他区域都有明显放开。

  此外,深圳还同步优化了企事业单位购房政策以及信贷政策,未来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4

4

  在深圳之前,北京和上海已于8月8日及8月25日发布限购松绑措施,对比来看,深圳此次限购松绑力度明显更高。

  首先是从区域上,北京是针对原本就有购房资格的人放松了五环外的限购,即京籍或社保满2年非京籍,而对于在北京没有社保的人,还是无法购买。

  上海与北京类似,也是需要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才能在外环外不限购,即沪籍或社保1年非沪籍,对于在上海没有社保的人,依然无法购买。

  而深圳则放开了非深籍购房限制,非深籍无社保可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最多购买2套房,同时在盐田区和大鹏新区不限购。

  其次是社保门槛上,北京五环内3年,五环外2年,特殊人才1年,上海外环内3年,外环外1年,而深圳只有1年。

  最后是信贷政策,北京仍区分首套与二套利率,上海和深圳都已不再区分。

4

4

  此次一线城市对限购的集体松绑,让人联想到了2024年9月底时曾经历过的一轮调整。

  当时,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定调“促进市场止跌回稳”,9月29日,上海率先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揭开一线城市限购松绑的序幕,随后广州全面放开限购,深圳住房限购政策也迎来松绑。9月30日晚间,一线城市最后一个北京也发布调整政策。

  随后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2024年第四季度一二手房成交均出现不同程度放量,百城新房成交止跌,二手房成交创历史新高。

4

  如今北京、上海、深圳再次集体松绑,或将带动“金九银十”市场止跌回升。

  从率先松绑的北京和上海成交数据来看,新政至今成交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

  CRIC数据显示,2025年8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733套,环比上涨6.2%,同比下跌12.1%。

  据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签数据,8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13331套,环比上涨4.28%,同比下降7.19%。

  政策出台在短期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新政出台后首周,新房网签环比上涨44.58%,二手房环比上升13.98%,房源带看量也明显活跃。

  但从8月份整体的市场反馈来看,新政对成交量虽然稍有拉动,但整体带动力不强。2024年4月,北京曾出台新政,京籍家庭拥有2套住房,可在五环外再买一套商品住房,已拥有1套住房的非京籍家庭,可在五环外增购1套住房等,已经释放了部分五环外购房需求。

  上海方面,CRIC数据显示,2025年8月26日至9月2日新政后一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7.51万平方米,与2024年同期持平,但外环外成交11.04万平方米,成交占比63.05%,较2024年同期的9.14万平方米(约占52%)明显上升。预计后续政策效应也将进一步呈现。

  这一方面是上海放松力度更大,另外一方面除了限购之外,上海还取消了首套与二套的利率之分,公积金上调额度且允许“又提又贷”,免除外地首套房房产税等,形成多维政策组合,覆盖刚需与改善需求,整体强于预期。

  在当前“金九银十”关键节点,一线城市政策集体优化和松绑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信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整体楼市也将迎来新的一轮保卫战。

  未来城市间、项目间分化还将持续加剧: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热度或将延续高位波动,北京、上海、深圳受益于新政出台,目前仍处于政策利好期,而成都、杭州因适销对路改善盘入市,市场热度有望延续。武汉、南京、合肥、郑州等二线城市或将呈现出弱复苏走势,购房信心逐步修复。

  随着接下来两月供应量提升和营销力度持续加大,预期未来新房整体成交止跌,但考量到当前居民购房信心和消费乏力的客观事实,整体增幅有限,延续弱复苏走势。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