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市场报告 2025-10-17 16:46:20 来源:中房研协

扫描二维码分享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5-10-17
  • 报告类型:市场报告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本篇研究的重点城市共30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徐州、福州、厦门、佛山、东莞、合肥、郑州、武汉、长沙、济南、青岛、南宁、昆明、成都、西安、海口、长春、大连。

  — 01—

  多数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减少

  2025年三季度,监测的30座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2619.48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14.3%,较去年同期减少10.6%。其中一线城市供应总面积529.41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15.3%,较去年同期减少6.8%;二、三线城市供应总量2090.07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14.0%,较去年同期减少11.5%。季度内各月供应量均低于去年同期,8月跌幅最为明显,超过两成,7月、9月跌幅相对较小,分别减少5.2%和7.2%。当前我国保障房供应持续增加,形成保障和市场功能互补"双轨并行"的供应格局,随着住房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升级,商品住房供应“提质缩量”趋势不改。

3

  具体城市来看,三季度成都供应量领先其他城市,为253.46万平方米,其次西安也高于200万平方米,供应量过百万平方米的还有九座城市,四个一线城市均在其中。与上季度相比,7座城市供应量上涨,长春、宁波涨幅明显;23座城市供应量减少,无锡、济南、南宁、郑州跌幅较大,超过四成。与去年同期相比,8座城市供应量上涨,长春成倍增长,厦门涨幅近五成;福州与去年同期持平;21座城市供应量减少,大连跌幅超过七成,其次南宁跌幅超四成。

3

  —02—

  商品住宅成交持续低迷,9月热点城市走出独立行情

  2025年三季度,监测的30座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总量2584.17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22.2%,较去年同期减少16.1%。其中一线城市成交总量476.76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21.0%,较去年同期减少12.8%;二、三线城市成交总量2107.41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22.5%,比去年同期减少16.8%。季度内各月成交量均低于去年同期,跌幅逐月缩小,由7月的22.0%缩小至9月的9.3%,其主要原因是包括京、沪、深在内的多个重点城市在8-9月份陆续出台房地产优化或利好政策。9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逆市增长,环比上涨23.8%,同比上涨9.6%;二、三线城市中成都、杭州、厦门、武汉、重庆、长春、无锡走出独立行情,单月成交量同环比均有增长。

3

  具体城市来看,三季度成都成交量明显领先,为253.27万平方米,其次第二至九位的城市成交面积在112万—160万平方米之间,重庆位于第十,成交量不足100万平方米。与上季度相比,仅5座城市成交量上涨,长春、宁波涨幅相对较大;25座城市成交量减少,常州跌幅居首,减少63.1%。与去年同期相比,5座城市成交量增加,重庆涨幅居首,也仅为10.3%;25座城市成交量减少,常州跌幅超过五成,其次南京减少43.4%。

3

  —03—

  多数城市商品住宅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三季度末,监测的30座重点城市中,成都商品住宅库存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超过2000万平方米,合肥库存面积最小,为232万平方米。与去年相比,仅4座城市库存增加,重庆以15.8%涨幅居首;26座城市库存减少,合肥、郑州、杭州去化明显,同比跌幅超过两成,苏州、深圳等10座城市跌幅在10.2%—15.2%之间。

  消化周期上,9座城市低于18个月;19座城市在18—36个月之间;长春、珠海在36个月以上。一线城市中上海消化周期最短,为13.5个月,北京最长,为27.8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7座城市消化周期增长,23座城市消化周期缩短,深圳缩短最为明显,同比减少44.3%。

3

  —04—

  土地市场表现低迷,成交量价下滑

  2025年三季度,监测的30座重点城市土地成交面积1792.17万平方米,较上季度减少10.4%,同比减少12.8%;成交总金额2424.03亿元,较上季度减少26.8%,同比减少17.6%;土地成交均价13526元/平方米,较上季度下降18.3%,同比下降5.5%。三季度重点城市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各地表现冷热不均,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优质地块竞争激烈、溢价成交,多数地块仍然是底价成交。整体来看,地方政府“控量提质”的供地特征明显,高库存下土地供应结构也将继续优,同时销售市场仍未筑底,房企投资策略将持续保持谨慎。

3

  具体城市来看,三季度重庆土地成交面积领先,为258.42万平方米,其次南京、西安、成都等5座城市在104万—170万平方米之间,其他城市均在80万平方米以下。与上季度相比,12座城市成交面积增加,东莞、无锡、徐州等5座城市呈倍数增长;南京与上季度持平;17座城市成交面积减少,天津、海口、合肥等7座城市跌幅在五成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12座城市成交面积增加,深圳、青岛、南宁等6座城市呈倍数增长;18座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减少,北京、合肥跌幅居前,超过七成。

  成交金额方面,上海明显领先其他城市,超过400亿元,其次南京为238.62亿元,深圳、杭州、北京等6座城市在109亿—187亿元之间。与上季度相比,12座城市成交金额增加,东莞、长春、无锡等6座城市呈倍数增长;18座城市环比减少,其中8座城市跌幅超过五成。与去年同期相比,13座城市成交金额增加,厦门、深圳、青岛等8座城市呈倍数增长;17座城市成交金额减少,广州、海口同比跌幅居前。

  (受地方供地节奏影响,同、环比数据波动相对较大。)

3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

1571.9

  • 0.13%
  • -0.91%
日期指数环比同比
2023.011569.9-0.97%-0.14%
2022.121572.1-0.92%-0.11%
2022.111573.9-0.12%-1.08%
2022.101575.8-0.20%-1.01%
2022.091579.0-0.02%-0.87%
2022.081579.3-0.04%-0.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