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2025-11-05 08:24:08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在过去的10月份,又有2家上市房企,退出资本市场。
一个是有央企背景的五矿地产,一个是曾经的“黑马”上坤地产。
可以看出,当前上市房企退市表现出两大特征:被动退市为主,主动私有化退市增多。
据CRIC统计,自2023年新力控股成为退市第一股以来,短短三年的时间,A+H股已有接近23家上市房企退市;另外,2021年以来已有7家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
随着行业深度调整,一个大的趋势是,未来2-3年房企退市或仍将持续,房地产行业一场更为彻底的洗牌和重组加速到来。

10月22日晚港交所公告显示上坤地产因未达成复牌指引,将于10月27日正式退市。
这是继8月25日恒大退市之后又一房企被交易所勒令退市。
上坤地产和恒大正是此轮退市潮的缩影。
自2021年起,伴随房企流动性危机陆续爆发与行业持续深度调整,上市房企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部分在港上市的境内房企,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陷入长期停牌。
根据港交所规定,若上市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将面临被摘牌的风险。尽管多数房企在限期内补发年报并成功复牌,仍有部分企业未能避免退市的结局。
2023年4月,新力控股成为本轮H股内地房企退市潮中的首例。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11家H股内地房企被强制退市。
与H股不同的是,A股房企被退市,多半是因为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都跌破1元面值,直接触发了“面值退市”红线,这与A股市场整体的冷暖高度相关。
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有8家房企集中在2023年退市。
一直到2024年“924”新政出台,接连不断的利好让A股房地产板块的信心开始回暖,目前上市房企的股价基本都已经远离了“1元退市”的危险区。

不过,H股仍有上市房企未解除退市风险。
根据联交所的公告,截至2025年9月底H股共有8家内房企或房企旗下企业正在停牌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还有当代置业和中原建业2家企业的停牌即将期满,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复牌的话仍有可能被取消上市地位;德信中国则已经进入了清盘阶段,其退市已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上述被动退市的房企以外,今年以来选择私有化退市的房企数量明显增加。
如果说被动退市是“无奈出局”,那么私有化则更像一场“主动离场”。
最早是首创置业在2021年9月打响“私有化退市”第一枪,随后中国宏泰发展、华发物业、首创钜大及融信服务4家企业陆续完成私有化退市。从时间维度来看,2025年已完成或提出私有化退市的企业占了一半。
而大悦城地产和五矿地产开始考虑私有化退市方案,意味着私有化退市的趋势仍在延续,这也成为部分房企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房企及旗下企业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市场与经营压力持续加剧
多家房企面临股票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股价长期低迷、估值持续偏低,使企业难以通过股权融资补充资金。此外,部分企业陷入连续亏损与债务困境中。
以五矿地产为例,自2022年以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高达32.6亿元。这些经营层面的现实压力,成为推动其私有化退市的直接诱因。而五矿地产日平均交易量仅44万股,股票的流动性明显不足,再加上五矿地产自2009年起便未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资金,其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
二是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的需要
私有化有助于企业实施长期战略,提升业务灵活性,比如大悦城地产明确指出私有化有利于精简管制框架、企业架构及股权。
此外,减少监管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作为上市公司需要满足一系列监管要求,增加运营成本和管理复杂性,私有化后可减少这些负担,更灵活地进行战略决策。
三是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主动应对
由于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房企销售规模连年下滑,如五矿地产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降至2024年的70.2亿元。
此外,在地产板块股价长期低迷的背景下,私有化也有助于企业的估值修复,如大悦城地产当前总市值约70多亿港元,与其162.42亿元的归母净资产相比,私有化可避免估值折让。
可以看出,私有化已不仅是房企应对当前困境的权宜之计,更成为其在行业转型期中实现战略重整与价值重构的重要路径。
实际上,房企的被动退市与主动私有化,共同构成了当前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出清”与“重构”现状。在行业深度调整阶段,未来2-3年这一趋势或仍将持续,行业将经历更为彻底的洗牌和重组。
面对这一变化,企业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通过战略调整和运营优化来应对行业下行和估值低迷带来的退市挑战。
倪虹: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六方面重点任务
2025-11-03准确把握、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公布,房地产重点部署多项工作
2025-10-29清理限制性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风险有序化解。“十五五”时期,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
2025-10-24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2025年九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10-2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9月70城房价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沪杭新房环比领涨
2025-10-21市场长期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官方数据:9月新房销售环比大增 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
2025-10-20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报告|9月40个大中城市租金均价呈季节性下滑
2025-10-17短期仍将保持低迷态势。- 《2025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发布,华为鸿蒙智家、狄耐克、立林、米立&冠林、欧瑞博、麦驰、海尔三翼鸟、鸿雁、智小金、瑞住科技、摩根依次位列“智能家居类TOP10”。
- 2025-11-04 10:21:19
- 2025-11-04 10:14:44
- 2025-11-04 10:07:06
- 2025-11-04 09:45:54
- 2025-11-04 09:43:21
- 2025-11-04 09:38:12
- 2025-11-04 08:33:45
- 2025-11-04 08:30:57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