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9 09:58:12来源:中房网
养老不动产的投资管理模式
1、适合中国开发商发展的养老地产的方向及特点
我是这方面的从业者,也有国际开发的背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进入养老这个事儿太难,不知道各位什么感觉,上次在北大做交流的时候,他们老打断我,其实有一句话一直想说清楚,我不是劝,养老这个事儿你得想明白再进来,今天我想跟大家说清楚,你想清楚了就进来,想不清楚就别进来。因为这个事儿太难了,为什么要想清楚再进来呢?因为养老不动产这个方向,首先比房地产复杂,比商场复杂。住宅房地产比商业房地产简单很多,住宅房地产基本上就几块儿流程,拿地、找钱、盖完了、卖,结束了。商业永远房地产得选址、定位、搞一个商业业态,把这个商场盖起来,盖起来分七、八种不同的商业形态,再找经营管理公司,挣钱了银行才给你贷款。这个过程中牵扯了多少的专业,商业地产应该是18道专业工序,比住宅房地产多了十几道。而养老房地产还牵扯到生命安全问题,要吃饭吃的好,还要有安全管理,还要有专业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服务。这就比商场难了,商场可以招到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但是在养老产业很难。有两种:一种是有志于从事这个方向不至于赚大钱,你就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难度;第二种是想挣大钱,想挣大钱你就别进来了,因为养老不动产肯定不如住宅房地产赚钱。所以,要选择经营难度低、护理难度低的方面做。或者是选具有规模开发,连锁开发特性的,当然这是从投资管理的角度来讲,如果是做房地产实业,就是简单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用做实业的心态做养老房地产。千万不要想象像创业板很快做到50倍,很快做到上市,这个与这个差异很远。从投资管理的角度,如果想把它做成商业,企业要选择具有规模开发、连锁开发特色的,这样的话人员可以标准化。万科为什么商业没有迅速的发展?我觉得缺两个方式,一个是模式、一个是人,谁来做,在座的各位都在做企业,或者做过连锁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家,你应该,具有标准化连锁体系的人简单讲就是标准化的人,标准化的人相对来讲培训完了就可以,但是如果是复杂性的想找人管理都很难。
具有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我上次在民政部申请公益牌照,跟十来个接近20个公益基金会在一起交流,其中红基会被批的一塌糊涂,我说一定要具有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红基会做了两个事儿,拿了一块儿地,地价不低,盖了养老院。在扬州拿了一块儿地盖养老院,扬州这个养老院成了烂尾工程了,没有钱盖了。在北京的昌平这块地楼盖的非常好,但是因为是养老,所以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没卖,即使这样亏的一塌糊涂,还在网上被批了,红基会这么好的合作伙伴出了问题为什么?就是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的问题,你的资金如何周转,谁能帮你盈利。
2、中国当前养老居住社区建设的类型
今天周老师讲了15种养老社区模式,我感觉未来可能会有城区型、郊区型、景区型、气侯区域型的养老模式。还有一种按照功能来讲就是纯粹型,还有混合型,比如说北京做的比较好叫太申祥和,当时我还想给老人买。还有是居住群体混合型,这里面客户群的分类比较多,有三年生产的。两代居:是指那些父母、子女同住在一层或上、下层的住房。嵌入型在普通社区插入多种老年设施,如老年公寓、老年中心。
3、中国当前养老居住社区建设类型的具体选择
我们研究过,跟很多政府忽悠过,也签过一堆协议,后来放缓了,结束了。
选址:
1)在中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人口腹地广阔的旅游资源型城市旅游度假区,例如三亚、桂林、青岛、秦皇岛、成都、威海等旅游城市县域旅游开发区。很多国有企业都没做起来,所以度假养老要慎重,事儿是好事儿,一定要慎重。
2)重点城市的郊区是非常好的,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等大型城市郊区。
规模:总体建设规模几千亩或上万亩。其中环境用地占绝大比例
案例:美国达到太阳城、拉古娜森林城、中国东方太阳城、台湾长庚养生村。
城市近郊居住养老地产
选址:重点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近郊。这些城市有大量人口,会有相当比例的高收入或高资产人群。
规模:150亩—500亩,内部建设营造环境
案例:北京太申祥和、上海亲和源
城区工业改造养老地产
选址:重点中心城市工业改造:不改变土地性质,采用改建方式建设老年社区。
4、适合中国开发商开发养老地产采取的运营模式
养生养老结合,相对丰富,会员制就是收押金了,在这里叫会员制,但是这都有政策性的风险,就是金融风险。因为老人是最弱势的群体,如果开发商联合开发干的不好了,你把钱都投到地了怎么办?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是不同意,太申祥和每个月只受几百块钱的管理费,然后去投资,如果你的投资不产生盈利怎么办。所以,要注意这里有经营性的风险。销售与长期经营结合、医疗联合活地医疗提供、限龄性住宅与限陪护、重视中国传统建筑和养生文化、注重居家感觉营造和亲情管理、注重配套功能建设和文化建设。
5、适合中国养老地产发展的创新手段:房屋置换、两代买、以房养老、分时度假、私募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上市、信贷、企业债、政府债,美国的养老,比如说加州的养老很多年以前都依靠政府债来做。捐赠,我看了一个片子叫《返老还童》,我到美国见了一个90岁的老人,我发现美国的养老靠公益慈善、教会,公益慈善在捐赠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不完善。
6、适合中国养老地产产业化发展的投资管理模式
有养老金、退休基金、REITs,美国连续17年是负利率,所以只要能拿到福利就很好了。在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REITs接近6000亿美金,美国的房地产很多都找REITs,医院、养老院、火葬场、监狱都可以做,因为中国没有,中国现在开发保障性住房保险基金进去了,未来如何保证,金融如何控制,最后做成项目开发、运营管理、老年住宅,老年住宅在经营的过程中就可以REITs、上市,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个过程是一个组合。
中国的养老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差距很大。模式繁杂,没有标准化,中国的优惠政策还可以,但是实施比较差。养老的产业链是房地产欠缺的,我接触了几个特别大的央企,他们找我进行交流他们应该怎么做?当然了,他们有误区希望找全球最大的去做,但是全球最大的适不适合,全球最大的能帮你挣钱吗?他们愿意来吗?实际上他们不愿意来,也不适合你。中国的模式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建议:
养老产业属于民生工程,完善政策引导体系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十八大以后一定要重视,上升到这个程度才可以。
1、信贷支持
对所有合格的养老机构,仿照发达国家乃至中国对风电等重资产行业的支持政策,实行信贷支持策略,对养老建设项目,采用20%资金自筹,40%免息贷款,40%低息信贷。进入养老的人应该不是最有钱的,最有钱的开发商还没有完全进入,本来就没强,微利性的产业,不给他政策扶持让他如何发展。
2、税收支持
对建设的养老物业,学习国家扶持高科技产业的政策,不一定非要采用非盈利型企业办法,而是正常的工商注册的盈利型企业,同样享有三年或五年免税,三年或五年后享有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半或不征税政策。
3、税收引导
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产业,建议提高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税收抵扣的比率。对于捐赠采用营业税、所得税金额抵扣政策,乃至未来可能实施的遗产税免征政策。
4、土地引导
再过2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尾声中国的“421”家庭结构将更加明显,届时将出现大量空置房屋,未雨绸缪,当前要做的是一要在城市规划法中仿照建设幼儿园的相关政策标准,引用养老功能用第比利的规划要求,这样的新建社区提供养老基础条件;二要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办法,在合适的地区建设大规模“养老保障社区”;三要在一些城市已经建成的社区,采用收储办法,收购、改造、建设养老保障性住房。
5、国家重视
养老问题是中国未来长远的一个社会安定问题,这个问题远比今天的科技成果转化还要重要,因此建设国家专项类似于963计划和中组部千人计划选择的工作办法,建立养老的XX计划和“2050计划”,对参与其中的企业进行引导、扶持。
中国的情况比美国特殊,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但是中国相对来讲比较欠缺。我有一本书《养老不动产投资与管理》,有很多浅薄的地方,在这里有点儿认识想帮助大家,如果大家未来有什么需要,想研究养老投资管理和经营方向,大家可以交流,大家可以建立联络。我觉得未来要在其他产业赚钱的情况下,比如说生态能源、节能环保的情况下,我们要倡导进入当年美国一样的公益型的养老,发展更多的社会公益,一边要呼吁政府放政策,一边要呼吁咱们的人不要到台湾撒钱了,咱们要搞救助型的养老院。这里面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诚心是可见的,感谢大家听我这段的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