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 2025-11-25 11:08:11 来源:中房网
第十六届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暨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大会于2025年11月20日-21日在成都举办,由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与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住宅联盟”)联合主办。本届行业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产业链各方近三百名代表,大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科技、设计与理念的革新,让我们的住宅超越“栖身之所”的传统定义,升级为能守护家人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伴侣”。

主办方“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作为住宅领域的技术研发与转化的国家级平台,已成立31年,一直将住宅研究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多年来,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将医疗、体育学、卫生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邀请到建筑领域来,共同开展多学科、跨部门的开放性研究,并将国际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如今,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编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已经完善至第六版、《健康住宅评价标准》已经完善至第三版。该中心还于2002年开始探索与住宅小区为载体的健康住宅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开始开展健康住宅工程评价,截止2025年10月,在全国44个城市建设了62个健康住宅试点工程,有15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成为健康住宅示范工程,完成健康住宅评价项目60余项。
本届论坛主题为“以人为本提高健康性能的好房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原副司长韩爱兴先生在开幕式进行先导发言,他结合我国住宅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展开分享。

他讲到,“好房子”是国家首次在现代化目标中提出的概念,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安居工程、小康住宅,如今“好房子”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我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明确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与“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我国住宅建设历经七十余年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从福利分房到商品化改革、再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转型之路。1949至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面临人均面积不足、功能简陋等困境;1998年,住房开始商品化改革,住房短缺问题得到缓解;2024年,住建部部长提出了“好房子”的概念,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从“适用”到“舒适”的转变意义重大,切实体现了住宅建设的以人为本,健康住宅应该成为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好房子。房地产企业和从业者要抓住这一机遇,坚定发展健康住宅、建设中国好房子的决心,为老百姓提供优良居住环境。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高静女士随后进行先导发言。她表示,推动住宅向健康、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健康住宅不仅是技术优化,更是关乎生活方式重构、城市治理升级的系统工程。高静女士介绍,成都聚焦公园城市理念与人居环境建设,探索通过“好城区、好社区、好小区、好房子”的“四好”体系,实现从城区到住宅的层层赋能。目前,成都已建成超1500个公园、9800公里天府绿道,2020年以来推进20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通过生态格局构建、社区网络织补、小区边界融合等实践,为健康人居奠定了基础。

她提到,从国家到地方正持续完善 “好房子”的建设政策,四川省也在推动居住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升级,公园城市可以给我们健康住宅创造更好的先天基因。期待各领域学者、同行充分交流,碰撞创新火花,将健康人居研究成果转化到实践中。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住宅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仲继寿先生率先破题,以“从投资于物到投资于人 —— 关于好房子的思考”为主题,从价值逻辑层面重构 “好房子” 定义。他讲到,住房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容器,更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载体,这是空间的情绪价值,也是我们未来产品开发、甚至技术革新的核心出发点。

随后,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开展了精彩的演讲,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主任燕翔先生作题为“以人为本的好房子楼板隔声设计”的主题报告。他谈到长期在噪声中,尤其楼板的冲击声,偶尔产生的惊吓声,会造成人的免疫系统下降,长期积累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针对目前我国楼板隔声问题普遍,燕教授重点分享了提高楼板隔声的三种途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副总建筑师史丽秀女士作题为“焕蝶-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实践”的主题报告。她以北京市模式口街区的城市更新为案例,分享城市更新从管控到统协、设计、实施、接养等五个板块的协调,多元思考得出复合的解决方案,让历史街区焕然生机。

重庆大学教授喻伟作题为“居家适老化环境参数探讨”的主题报告。他谈到,对于居家养老,需要特别关注空间布局、物理环境、力学尺寸的参数。适老化环境参数,一定要考虑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做关联分析。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科建设处处长应小宇先生作题为“健康低碳目标下的人工智能辅助建筑设计方法”的主题报告。他谈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对社会负责,碳排放要往下降,对人负责,关注健康性;并分享了如何用模拟软件来提升设计效能的应用案例。

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设计总监袁翔宇先生作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麓湖生态城的‘好房子’理念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分享了麓湖项目在环境生态、城市生态以及人文生态中营造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理念。

华润置地成都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总监刘晓伟先生作题为“好房子探索之路”的主题报告。他介绍华润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既要做产品专家,也要做生活专家”为产品研发理念,分享了华润好房子“三好十二优”产品体系以及在成都的项目实践。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区与住宅研究所所长张蔚先生作题为“住房向好 科技赋能——住宅品质提升技术路径”的主题报告。张蔚先生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在论坛上分享了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三十年来在住宅领域的研究和耕耘,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标准引领,促进工程转化。

老板电器工程大客户中心总经理金志超先生作题为“为时代好房子重赋烹饪想象”的主题报告。他重点分享了在好房子、好厨房中,如何科技赋能改善烹饪环境和降低烹饪门槛。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童学江先生作题为“海润五衡‘好房子’环境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他谈到,产品力如何匹配好房子,海润从动态平衡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噪音、水质的系统出发,研究出替代新风、空调、净化器、地暖、加湿器、除湿器的五衡系统,保障居住健康。

住宅联盟出海服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田俊平女士作题为“助企出海保驾护航”的主题报告。她从推动标准与品牌建设国际化、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促进技术创新与合作、加强政府与行业沟通等几方面介绍了该委员会工作目标和任务,希望为企业的出海合作共赢做出一份贡献。

论坛同期,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主任兼住宅联盟执行副秘书长张磊女士对住宅联盟2025年的工作作了总结,并对2026年联盟工作进行了展望。住宅联盟作为联合创新平台,将围绕“好房子”的建设要求,联合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实现从技术研发、工程示范、检测认证、运维评价全过程,涉及部品生产、研究设计、开发建设、性能测评、运维服务全产业链条的协同创新。

2025年11月21日,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健康好房子项目——麓湖住宅。出席本届论坛的专家从理念、技术、产品、实践等多维度展开深度分享,勾勒出 “好房子” 的立体建设图景。此次盛会通过理念碰撞、技术分享与实践观摩,进一步明确了 “好房子” 的建设方向,既需以科学规划设计为根基,以可靠技术与优质产品为支撑,更需以人的需求为核心,融入绿色低碳、适老便民、智慧运维等多元理念。随着技术与产品的持续迭代,住宅产业将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健康住宅及相关产业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新建住宅、既有住宅的更新中,提升住宅品质,托举起人民的幸福生活。
上市房企退市潮延续
2025-11-25行业深度调整,陆续有房企告别资本市场。住建部:城市更新工作要在四方面“下功夫”
2025-11-24规划、资金、运营、治理。2025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发布
2025-11-21八成以上开发企业信用情况良好,债务违约情况有所好转。2025年十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2025-11-20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海信空调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 赋能租赁好房
2025-11-19会上发布了《2025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第二批)》,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青岛海尔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 赋能租赁好房
2025-11-19会上发布了《2025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第二批)》,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全民认证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 赋能租赁好房
2025-11-19会上发布了《2025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第二批)》,全民认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宁波方太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 赋能租赁好房
2025-11-19会上发布了《2025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第二批)》,宁波方太营销有限公司入选长租公寓供应链白名单。
- 10:21
- 09:21
- 09:20
- 09:19
- 09:19
- 08:37
- 08:29
- 08:27
- 2025-11-24 16:50:41
- 2025-11-24 12:10:24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
(2023-02)1571.9点
- 0.13%

- -0.91%

| 日期 | 指数 | 环比 | 同比 |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